“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栗庄村光伏电站。太阳能光伏板下面种植的是红叶石楠,三年平均估算,每亩年均收益5000元以上。”4月24日,全省光伏扶贫信息监测工作培训会在上蔡县召开期间,该县大路李乡负责人向参会人员如是介绍。
发展光伏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如今,像栗庄村这样的村级光伏电站,在上蔡县共有347座。除此之外,该县邵店镇境内S219省道两侧,规划设计总装机容量500兆瓦的集中式光伏扶贫基地——鑫光新能源一期项目在2016年6月就已建成投运。
光伏扶贫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实施的“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之一。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该县坚持把光伏扶贫作为产业扶贫的必备内容来抓,大力实施光伏扶贫工程,走出了一条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贫困群众增收的产业扶贫新路径,光伏扶贫点亮了全县建档立卡贫困群众的“脱贫梦”。
3个月建成347座村级光伏电站!上蔡何以有如此之快的建设速度?在全省光伏扶贫信息监测工作培训会上,该县副县长雷鸣作经验交流时给出了答案——统筹谋划,高位推动。2017年7月,河南省发改委、省扶贫办《关于进一步做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通知》和《2017年光伏扶贫推进方案》出台后,上蔡县委、县政府敏锐地把握这一政策动向。经多方调研和专家论证,该县迅速成立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光伏扶贫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统筹协调、督促推进。在此基础上,该县研究出台了《上蔡县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可行征收研究报告》《上蔡县光伏扶贫产业发展规划》《上蔡县光伏扶贫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明确村级光伏电站建设规模、接网方案、资金筹措、效益分析、管理体制、收益分配、组织保障等内容,为光伏扶贫工作开展提供了遵循。
统筹建设,高效推进。光伏扶贫电站用地如何解决,精准选址是关键。该县组织发改、国土、电力等部门,参照土地性质和电网接入条件,把废弃坑塘、空闲宅基地作为建设光伏电站的首选,从而确保选址规划的合法合规。项目选址确定后,上蔡县按照统一流程、统一招采、统一验收、统一运维、统一监管“五统一”运作模式,公开招标建设单位,严把设备采购与工程质量关,从源头上保证电站安全可靠运行20年以上。建设过程中,该县在金融扶持、配套电网、跟踪服务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为项目建设按下了“快进键”。此外,该县还将村级光伏电站的接网工程优先纳入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计划,制订合理的并网运行和消纳方案,确保项目优先上网和全额收购。项目从2017年9月开工至年底竣工、并网发电,仅用了3个月时间,全县172个贫困村共计建设光伏电站347座,创造了光伏扶贫“上蔡速度”。
项目建成后,怎样合理分配收益,最大程度实现综合效益,让贫困群众获得更多实惠?
以上蔡县邵店镇尹赵村贫困户张坤朋为例:2017年底村里的光伏电站建成后,2018年,其家光伏发电分红1000元,被占用的1.99亩耕地,全年的租地收入是1990元。此外,村里还将张坤朋聘为光伏电站管护员,每月工资500元,三项合计年收入8990元。有空时,张坤朋就到附近的光伏电站,干些花木栽植、施肥浇水等杂活,每天挣上四五十元。
这是上蔡县发展光伏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的一个鲜明例证。
上蔡县村级光伏电站建成后,该县及时制定印发收益分配办法。除去运维费用、占地租金、村集体经济收益等项费用以外,全县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能从光伏发电收益中获得分红,从而实现了全县光伏扶贫的全覆盖。同时,该县根据光伏扶贫电站用地情况,采取“农光互补、林光互补、药光互补、牧光互补、渔光互补”等模式,鼓励贫困群众在电站内种植花生、蔬菜、花木、中药材等低株经济作物,饲养鸡、鸭、鹅等畜禽,既不影响光伏电站正常运行,又进一步提升了土地综合效益,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全县347座村级光伏电站总投资6.4亿元,整体发电规模86.39兆瓦,2018年累计发电9640万千瓦时,实现收益8194万元。”雷鸣表示,下一步,该县将进一步加强对光伏扶贫工作的领导,强化运维管护,确保光伏电站长期稳定运行,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记者陈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