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楠,男,33岁,中共党员,省劳动模范。晶澳(邢台)太阳能有限公司工艺部主管。他从一名基层员工开始,刻苦钻研技术,成为主管后,带领技术团队攻克了多个生产中的难题,获得或处在实质审查阶段的实用新型专利及发明专利20余项。其中,他研发的组件自动测试系统,促使成品隐裂率从30%降至1%以内。
秦楠一说起自己的专业,就会滔滔不绝……2008年,他一走出大学校门,就来到晶龙集团。他说,11年来,能与集团一起成长和进步,心中尤为自豪。
秦楠工作踏实,又肯钻研业务,特别是创新能力较强,很快成为一名工程师,而后集团把他调入晶澳(邢台)太阳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澳)工艺部工作至今。
晶澳位于邢台经济开发区。筹建之始,秦楠带领同事多次赶赴集团其他基地和主要设备厂家调研。回来后,与同事昼夜奋战,顺利完成首条生产线的安装调试,创造了公司前所未有的安装速度。
在秦楠看来,工艺部就像医院,光伏组件在生产中一旦遇到疑难杂症,他和同事就要在最短时间内开出“药方”并“诊治”到位。生产工艺流程持续创新、升级也由他们负责。
晶澳光伏组件升级频率很快,工艺部随时都要应对各种挑战。2016年前,光伏组件性能测试尚需人工完成,每次测试都要对组件的线头进行插拔,因出货量大,质量要求高,不仅需要大量人力,而且劳动强度高,相关设备厂家也没有成熟的自动测试方案。
“我们的自动测试法已是第三代了。较之第一代,现在的设计更科学、性能更佳。”4月19日,秦楠在生产车间拿起一个小巧的测试模块一边演示一边说:“这是一个四探针测试装置,是在去年两探针测试法的基础上升级而成,经专家测评,这项技术在同行业准确率最高。”
这个看似简单的测试装置,耗费了秦楠大量心血。他说,完成自动测试的最大难题,就是测试面接触时的电阻极难控制。为此,他一遍又一遍地试验,先是将材质由红铜改为黄铜,后又在黄铜上镀了一层镍来阻止氧化,最终让测试误差降到最小,测试效率达到最佳,“仅此环节就为公司节省了数十人的人力成本投入”。
如今,光伏发电应用越来越广,过去一些难以发现的问题日渐显现。比如,组件成品的隐裂问题,用肉眼发现不了,“过去没发现不等于不存在。组件隐裂会影响光伏转换效率,降低使用寿命,遇到雨雪天气还可能导致短路,甚至引发自燃。”秦楠和同事们整日泡在车间,组成多个攻关小组,对异常点深入剖析,并从工艺、设备等多角度研究对策。
“造成隐裂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焊接问题,另一个是人工搬运或传送带震动因素。”秦楠介绍说,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和同事拿着震动仪,在传送带上一个点一个点地寻找异常点,解决问题。他还改造了焊机的接触结构,重新设置焊接参数,最终使成品隐裂率从30%骤降至1%以内,大幅提高了客户产品订单出货率。很多客户赞叹:“晶澳”产品,真是名不虚传。
针对组件半成品虚焊返修率过高、材料浪费以及工人劳动强度大而导致产能低等问题,秦楠带领技术小组逐个攻关,使虚焊返修率从15%迅速降至2%以内。他还通过优化组件框架和排列组合,将层压机的处理效率提高了三分之一,相应缩短了订单生产周期。
此外,秦楠还积极参与公司各类降本项目,截至2018年末,共计实现降本金额3000余万元。据统计,秦楠已获得或处在实质审查阶段的实用新型专利及发明专利等已达20余项,涉及太阳能电池动力供给、三废处理、组件生产、自动测试等方面,为公司知识产权的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
晶澳把创新放在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一直不断推进产品向高端化迈进。“我们现在以生产具有透光度高、耐候性强、结构坚固的双面双玻及双玻光伏组件为主,产品质量达到欧美质量标准。”秦楠说,持续创新是品牌基础,也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他们将持续关注产业新趋势、储备新技术,为满足客户对产品的高品质需求提供更高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