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伏网 » 太阳能分析 » 正文

先进技术回归市场选择,2019中国光伏组件竞争将迎新变化

日期:2019-04-03    来源:PV-Tech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2019
04/03
11:4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光伏市场 光伏组件 太阳能 太阳能分析

过去几年,中国光伏行业在连续三批领跑者基地的带动下,高效率、新技术等指标成为行业和企业重点关注的对象。

根据《关于第四批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内容,第四批领跑基地总规模拟建设不超过10个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与此同时,此批领跑基地将不再实施新的技术领跑者。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吕芳

“对于新技术,未来更多的还是要靠市场去选择。对于先进技术而言,技术领跑者项目就是一个助力。当我们的技术开始逐渐成熟可以走向市场的时候,这个力就要撤回来了,以后更多的是交给市场。”近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吕芳在TÜV莱茵举办的2019“质胜中国”光伏盛典之“莱邀大咖谈”交流会上发表了她的观点。

谢健、吕俊:2019年将全面进入PERC时代

政策一直是国内光伏企业技术发展的风向标,2019新政尚未最终发布,行业已经暗潮涌动。

根据此前发布的政策指引,技术领跑者设立的初衷,是给光伏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研发的可推广应用但尚未批量制造的前沿技术产品提供试验示范和依托工程,加速科技研发成果的应用转化,带动和引领光伏发电技术进步和市场应用。

因为有前期技术领跑者的依托,近两年国内光伏高效电池、组件技术呈现多样化的发展势态。随着技术回归市场选择,此前在应用与技术领跑者基地中初露峥嵘的高效技术产品将迎来新的挑战。

在各批领跑者项目中,虽然MWTN型、叠瓦等高效组件各有一定量的占比,但我们很明显看到PERC组件成为了这一阶段的最大赢家。

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谢健

“从市场角度来看,作为电站投资者和业主,在设计电站时就会考虑投资回报率,越大的电站它可能越会采取更保守一点的态度,越会选择最主流的产品。”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谢健在接受PV-Tech采访时说到。

谢健认为PERC是今明两年行业最主流的技术方向,他表示,从目前来看,PERC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可以挖掘,虽然有其他高效技术路线,如HJTIBC等,这些新技术在行业的成熟可能还需要几年,从电池到组件整个供应链上还需要时间去成熟。

作为单晶PERC的主要推动者,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不断刷新PERC电池最高记录的方式让行业聚焦这一技术路线。20191月,隆基乐叶发布了该公司PERC电池最新记录,达到24.06%,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突破了大家之前对PERC技术的一个认知,让人们再一次看到PERC技术规模化的同时,表现出的强大潜能。

隆基乐叶副总裁吕俊博士

隆基乐叶副总裁吕俊博士在会上表示:“这些年,我们对电池的认知其实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我刚入行的时候,太阳能电池只能做到15%的转换效率,现在行业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基本上都已突破22%,批次平均效率可达22.5%

在我们看来,PERC技术还有很多潜力,尤其现在行业有这么多厂商在做大量的技术更新工作,比如很多国内企业在研究它的装备配套、材料配套,把成本较高的设备、材料国产化,进一步降低成本的同时不断去提高电池的效率。”

吕俊博士将这个过程称为:不断提升技术的生命力。他表示,“就目前来看,个人觉得PERC电池技术的生命力是很顽强的。PERC电池的量产发展史已经有几年了,过程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它一直在向前发展,还成为了主流。两三年之内,预计它的效率支撑电池、组件、系统成本下降的空间还能使它持续不断地推进。”

吕俊博士说:“我感觉中国光伏行业之所以能够发展这么快,这么多的技术方案能够同台竞争,主要得益于中国厂商各类技术专家的不断创新。在这样百花齐放的情况下,经过大浪淘沙,市场最终把最先进、最有竞争力、最有价值的技术方案保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政策导向,也给先进技术带来不小的助力。”

PV-Tech了解,在全球光伏组件PERC化趋势推动下,目前国内大部分电池厂新上的产能均为PERC产线,PERC原有产能也在不断升级。

图注:第三批应用领跑者基地不同中标技术类型占比,数据来源:亚化咨询

行业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19-2020年全球PERC电池产能将分别增加50.9GW26.1GW2019年中国PERC组件出货量将达22.5GW,同比增长34.89%2019年中国光伏行业将迎来全面进入PERC时代的一年,以高效带动成本下降已然成为一种趋势。

竞价平价,成本与质量如何平衡?

2019年光伏发电管理办法征求意见来看,补贴下降已成大势所趋。而竞价方案的调整,被业内视为尽快促进平价上网的最后一步,将对2019年光伏发电管理机制带来重大的改变。

政策调整,对光伏组件厂商而言,也是另一场市场战役的开始,需要推出符合最新市场需求的产品组合及方案赢得竞争。

竞价制与平价上网的关键都与价格有关,由此决定了未来电站设计特点,以度电成本(LCOE)最低为目标,而不再是过去的以发电量最大化为目标。

竞价方案在业内引起较大争议,谢健告诉记者,现在不管哪一种新技术,都要实现性价比优势,而不仅仅是效率,最终体现到度电成本上。高效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平价上网,人造卫星所需太阳能电池板追求绝对的高效,但市场最终衡量的是性价比。

与此同时,谢健对PERC产品的价格提出了更多期望,他表示:“现在PERC电池的价格比多晶的高很多,与产品供不应求有关,实际上PERC本身成本应该比今天这个价格要更低一点,它的成本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有待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一起努力持续降本。”

PERC电池供需与价格,吕俊预计目前PERC电池高价的情况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获得改善,届时扩产的PERC电池产能全部投产,一旦产能释放,将改变目前供不应求的局面,那时在一定的时期范围内,电池端的价格也会有一个新的变化。

同时,吕俊对产品技术提升与成本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表示:“高精度生产与成本这两者并不矛盾,由于生产能力、生产效率的提高,它所带来的生产成本的下降是非常可观的。我认为随着我们技术的进步,我们会不断地借鉴更高端的技术,然后把它低成本化,或者我称之为‘光伏化’。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它不会给我们带来所谓客观成本的增加,反倒给我们带来了产品品质的提高,效率的提高,可靠性的提高,寿命的提高,帮助光伏行业快速地实现成本降低。

上海市太阳能学会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

对意见征求稿里的竞价方案,上海市太阳能学会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提出了相关担忧,他表示:“从需求角度看,光伏应用是一个多元化的市场,适宜多种技术产品并存,差异化才是一个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一旦竞价,行业产品同质化会越来越严重,质量与价格也会出现问题。”

根据以往市场竞争形态,平价肯定会涉及低价,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平衡产品质量与价格是组件制造商和电站投资方共同面对的问题。

吕芳在会上建议:“这里需要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的监督与建议,为行业把关。”

TÜV莱茵大中华区太阳能服务光伏组件部总经理章翊驰发言

TÜV莱茵大中华区太阳能服务光伏组件部总经理章翊驰表示:“很多时候我们去评价一款组件,或者一个系统的好坏,其实不能够单纯只考虑它的价格,或者说组件当时的效率。我们更多的是看组件、零部件、对应的储能逆变器,包括整个系统,做一系列的评估。

行业在逐渐走向平价上网,我们在讨论价格的时候,常常容易忽略一些问题。比如,在现实使用中,除了价格,RSTC功率、效益之外,还有组件的实际发电量表现,是否能达到当时组件设计时所给到系统的预期。”

章翊驰提到行业走向平价,这需要加快建立相关标准加以规范才能更好地引导行业发展,他说:“作为第三方,前几年我们一直在呼吁很多企业投身到标准化的工作中,因为单纯靠我们,其实力量很有限,现在一个很好的趋势是很多企业和我们展开了更多的技术交流,尤其在标准化方面。”

以双面电池组件为例,作为近两年快速成熟的一个技术路线,无论是国内领跑者项目,还是海外市场,都对双面组件表现出较高的接受程度,并有大量出货的趋势。另一方面,双面组件能为PERC等其他高效技术带来更多发展空间,因此受到越来越多光伏制造商和投资商的关注。

但因为行业内没有一个统一的双面电池组件测试的标准,使得其背后的增益计算没法得到一个公认的确切值,只能以效率区间的形式作为附加值或较低的增益功率值给到电站业主。

TÜV莱茵于2016年成立了双面电池组件工作组,在标准的研发方面做了一系列测试、实验,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2017年我们邀请行业具有代表性的制造商、第三方机构、设备供应商共同探讨标准问题。”章翊驰说到。

据了解,目前,TÜV莱茵已经建立了关于双面电池组件测试的内部标准,而这个标准已经在很多产品认证中间开始使用。”

关于统一行业标准,吕俊博士最后呼吁,在这个行业,尽管各家之间存在竞争,但同时也别忘了,我们还需要共同进步、共同担负推动行业发展的责任和义务,所以非常希望这个行业的先进企业们能够联合起来制定一个行业里面的通行标准,实现全行业的成本降低,而不要相互之间制造不必要的技术门槛,导致大家在客户端增加不必要的成本。


返回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首页

光伏资讯一手掌握,关注国际能源网 " 光伏头条 "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