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上海新梅(600732.SH)和爱旭科技的高管现身上海证券交易所,两家公司接下来将要进行资产重组。
就在不久之前,上海新梅发布公告拟通过重大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爱旭科技100%股权,欲全面转型至太阳能光伏行业。
这是属于上海新梅这家老牌房企的命运十字路口,亦是爱旭科技在资本市场圆梦的关键一役。
在这场持续2小时的说明会上,有几大关键信息:推进重组转型,上海新梅势在必行;作为太阳能光伏的巨头,爱旭科技需要借助资本市场得到发展。
那么,从地产到太阳能光伏,两家公司的碰撞,会发生什么样的效果?新能源题材在资本市场价值几何?……对于本次资产重组中的等等问题,管理层对包括时代周报记者在内的媒体等作出了回应。
光伏巨头爱旭科技
上海新梅迎来的将是光伏界的巨头—爱旭科技。
成立近10年,爱旭科技主要从事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制造、销售和售后服务,是全球排名前列的专业光伏电池制造商。在2013年工业与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中,爱旭科技赫然在列。
这家公司拥有业内领先的PERC电池制造技术和生产供应能力,是全球PERC电池的主要供应商之一,也是国内少数可以生产满足“应用领跑者基地”技术满分要求的电池片厂商之一。
“爱旭科技从不缺乏创新基因。”爱旭科技董事长陈刚当天回应表示,“2017年当我们判断PERC技术已到了大规模量产的阶段,公司主动革了自己的命,放弃短期利益而做技术升级,这也使得公司没有受到531光伏新政的影响。”
来自产业链各环节上的认可是一大表现。比如,全球前十大的组件客户,绝大部分都是爱旭科技的核心客户,同时在供应链方面,主要的主材供应商和辅材主要供应商,全球前三到五位的供应商都是爱旭科技的供应商或者大部分都是爱旭科技的供应商。
陈刚认为,爱旭科技的竞争优势集中在五大方面,包括选择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和客户、注重量产技术研发、全球化的人才战略和精细化管理、通过规模化生产提升竞争力、以及推动智能制造落地。
此外,爱旭科技还在工厂规划、设计和产能方面预留了升级换代的空间。目前公司的义乌工厂已经改变了传统流水线的设计,把单体设备作为独立个体,用移动机器人将其连接,公司预期这将使得后续调整成本大幅降低。
“以智能制造为例,义乌工厂通过视觉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结合,已经实现了EL(电致发光)测试全人工在线检测,原来需要一两百人的工序,现在只需三五个人就能完成。”陈刚对爱旭科技充满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光伏行业经历挑战的2018年,爱旭科技的业绩表现也较为打眼。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5.78亿元、19.78亿元和40.85亿,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1.06亿元和3.53亿元。
上海新梅力推重组
推进本次资产重组,上海新梅势在必行。
此前在经历股权争夺、重组失利、暂停上市等风波后,上海新梅在2016年至2018年三季度的财报数据并不乐观。
营业入方面分别为2亿元、0.46亿元、0.28亿元,出现负增长;同样净利润的增长也在倒退,分别为1954.76万元、6096.66万元、-766.95万元。
“作为管理层,我再次重申,公司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积极稳妥的推进这次重组,把这次重组做成功。”上海新梅总经理陈孟钊在回应时代周报记者提问时表示。
在他看来,剥离现有的房地产业务与本次重组互相为前提。上海新梅本身没有退市风险,公司目前的商业项目也能够为上市公司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支持。
从房地产主业转向太阳能光伏先进制造业,被上海新梅视为是迎来创新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
根据重组预案,爱旭科技全部股份将与上海新梅全部资产进行置换。
上海新梅全部资产预估值为5亿元,爱旭科技的预估值不高于67亿元。差额62亿元由上市公司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向爱旭科技全体股东购买。
本次重组中,双方也签订了业绩对赌协议。
根据重组双方签订的《业绩承诺补偿协议》,爱旭科技将在2019年度、2020年度和2021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38亿元、7.4亿元和9亿。三年累计承诺净利润20.78亿元,相当于收购价的约三成。这也意味着,交易完成后,ST新梅的盈利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本次重组一旦完成后,爱旭科技将成为上海新梅的子公司,前者的实控人陈刚持股比例将达到36.91%,成为上海新梅的控股股东及实控人。
对于承诺业绩的可实现性,陈刚表示,企业成长的关键是核心竞争力。
爱旭科技和上海新梅双方管理层的共识里,本次资产重组,将推动爱旭科技进一步扩大优势,助力公司光伏产能踏上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