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31后单晶市场份额迅速提高
531之前,光伏行业欣欣向荣,光伏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处于供不应求或供需平衡的态势,比如多晶硅环节,受关税保护多晶硅价格一直高位运行;硅片环节,单晶硅扩张势头强劲,多晶硅部分企业也在扩产;电池环节,部分企业也在高歌猛进;组件、EPC、电站企业也是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光伏行业从业人员急速膨胀。
由于硅片也处于供不应求或供需平衡的状态,2017年单晶企业产能扩张迅猛,部分多晶硅片企业也在扩产(查看相关信息请点击右侧链接:火星撞地球:单晶硅片企业在疯狂扩张,多晶硅片企业也在疯狂扩张!)。531之前,硅片企业都在赚钱,大体是这么一种局面:单晶硅片企业吃肉,多晶硅片企业喝汤。在多晶硅片企业之间,则是成本控制好的企业钱赚得多一点,成本控制不好的企业钱赚得少一点。单晶份额虽然步步为营逐步提高,但是531新政一发布,导致国内市场需求骤降,传导到硅片环节,就是价格溃堤,一发不可收拾。最终的局面就是多晶硅片企业在亏损严重,现金流不好的企业停产关门,现金流好的企业减产苦苦支撑;单晶硅片企业现金流虽然是正的,但是也无力融资扩产。由于多晶硅片企业纷纷停产减产,导致单晶市场份额迅速提高,据隆基总裁李振国公布的消息,目前单晶电池占比已经迅速提高到了52%。(点击右边链接:李振国:单晶光伏的比重已经上升到52% )
二、多晶硅片企业停产减产,员工纷纷转行
据光伏新闻获悉,目前铸锭企业成本控制好的仅仅能做到不亏现金,如目前还在满产的盛达光伏、上饶晶科、包头阿特斯、红太阳、永祥等;而停产的铸锭企业则数量更多,如连云港韩华、重庆大全、明仕达、海润、旭阳雷迪、昱辉等企业;减产的企业则更是数不胜数,如协鑫、赛维、荣德、天合、大海、南玻等企业。减产的企业中,基本上都在亏现金,其中有一家月产200吨硅块的企业,每月亏损1000万左右,亏损现金300多万;日子比较好过的就是赛维、南玻了,赛维目前有2亿现金可以烧,南玻则是卖硅片也就是卖硅料。
停产的铸锭企业员工小部分留了下来,去了企业其它事业部,大部分员工只能转行另谋出路。有转行去做半导体的,有转行去做环保的;有转行去做汽车的,也有转行去做餐饮食品,与光伏行业一点关系都没有。
三、铸造单晶铸锭最后的救命稻草
11月8日,在2018第十四届中国太阳级硅及光伏发电研讨会(CSPV)上,光伏新闻记者偶遇了某光伏企业领袖级大咖,其告诉小编,如果多晶组件比单晶组件效率低五瓦以上(两个档),多晶组件就没有竞争力。铸造单晶如果不能获得技术上的突破,性价比优于直拉单晶,铸造前途不甚乐观。
若铸造单晶获得巨大突破,铸造单晶将与直拉单晶继续良性竞争下去,单晶市场份额将很快达到100%的占比;若铸造单晶无法获得突破,光伏新闻预计2019年单晶市场份额将达到60%左右,2020年将达到75%左右。由于单晶目前也不赚钱,无法融资继续扩大生产,其市场份额的提高,主要是因为多晶硅片企业不断退出生产,导致单晶占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