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海外市场拉动,光伏企业积极布局全球市场
不论是“201条款”还是“301调查”,由美国制造的贸易摩擦难阻中国光伏产业的全球化进程。尽管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并对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但是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占率一直在提升,出口需求主要靠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等新兴海外市场拉动。另外,国内领军的光伏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全球市场,通过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建厂或者直接在美国本土建厂的方式,缓解贸易摩擦可能带来的影响。
新兴市场拉动需求,新兴市场“遍地开花”趋势
8年来,中国光伏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美国市场已经不再是国内光伏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目前在全球100GW光伏市场中,国内市场规模约占五成至六成,此外,东南亚、南亚、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逐渐替代对美组件、电池片等的出口量。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光伏行业投融资前景与战略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前7月,中国光伏电池片和组件出口额累计达到78.9亿美元,同比增加约30.8%。其中电池片与组件的出口额分别为4.9亿美元、7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6.5%和32.85%;出口量分别为2.9GW、25.2GW,同比分别增加31.8%和54.6%。
在光伏组件方面,今年前7月总出口额为73.98亿美元,其中位列前四的国家分别为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墨西哥,占比分别为19.5%、13.8%、11.8%和10%,前四位的出口额累计为40.8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5.1%,前十的国家和地区出口额为54.6亿美元,占组件总出口额的73.8%。
不仅在数量方面不断攀升,光伏产品出口市场的集中度也有所降低,大有在新兴市场“遍地开花”的趋势。反观美国本土的企业,则相继破产或外移,美国国内的产能从2011年的1.5GW萎缩至目前的1GW,而目前其国内需求约在10GW,这意味着近九成的需求需从国外市场进口。
国内光伏企业全球化布局
为了抵御贸易摩擦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国内光伏企业看来,除了领先的研发和制程技术,还需要实行全球化布局的战略,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
对晶科而言,美国依旧是重要的市场之一,但晶科海外生产布局比较早,包括马来和美国本土工厂,这些有助于规避贸易摩擦带来的风险。
天合光能方面则在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布局光伏电池、组件制造基地,并将太阳能组件销售到“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中的39个市场中。美国市场只占10%的水平,天合将继续维持合理的占有率,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新兴的市场,东南亚、南亚、拉丁美洲、中东等地,这是我们的基本战略。
而除了彻底实行全球市场的本地化策略,在掌握多项尖端技术的情况下,中国光伏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也开始升级,从输出产品到输出管理技术与服务经验,开启全产业链的投资与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