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光伏产品国际贸易形势迎来了一些新的变化。今年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相关法案,批准对进口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4年),首年税率为30%,随后年降5%,至2021年税率将为15%。今年7月,印度财政部正式对针对光伏的保障措施调查作出裁决,将对中国、马来西亚及发达国家进入该国的太阳能光伏产品(包括晶体硅电池及组件和薄膜电池及组件)征收保障措施税。今年9月,欧盟委员会宣布,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将于9月3日午夜到期后终止。欧盟对中国光伏已实施五年的“双反”和最低限价(MIP)措施到期取消,双方在9月4日起恢复光伏正常贸易。
从2018年1-9月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情况来看,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总额121.3亿美元,光伏的三个主要环节硅片、电池片、组件,增长接近20%,是近几年最快的增长幅度。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无论是硅片,电池片,还是组件,都在大幅度的降价。一方面大幅度的降价,一方面出口额达到两位数的增长,这说明我国光伏出口量的增长十分可观。其中,电池片和组件的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了接近25%,组件1-9月产量超过60%都出口了,已经超过2017年全年的出口量。这主要得益于,南美、中东北非等新兴市场以及欧洲市场需求增长的拉动。美国市场去年的出口量,大概下降了4-5成,下降幅度非常快。今年1-9月,对美国的组件出口仅为2533万美元,同比下降89.8%,出口量仅为89MW。
简单概括为:中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消除,一大批企业转战欧洲光伏市场;中美贸易争端,出口美国市场受阻;新兴市场需求增长强劲。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面临如下问题:中欧贸易争端取消,大量企业涌入欧洲市场是否会引起价格厮杀,增加贸易摩擦风险?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光伏产品出口形势会面临着哪些变化,企业如何应对?海外市场形势是否会形成与国内双重叠加作用?面对新兴市场的崛起光伏出口企业的经营方式该如何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