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伏网 » 分布式电站 » 正文

王淑娟:分布式光伏到2020可能有20-30GW的量

日期:2018-11-05    来源:能见App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2018
11/05
10:59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光伏装机 光伏补贴 分布式电站

2018年11月1日至3日,“第十届中国(无锡)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CREC2018)”在无锡召开。本次大会由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研究会指导,中国贸促会、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无锡市人民政府等承办。

本届展会以“聚焦风光储充、致力平价上网”为主题,期间将举办高端论坛、精品展览、颁奖典礼、文艺晚会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共计30余场。

智汇光伏创始人王淑娟出席11月2日举办的“2018 中国分布式光伏大会”并作主旨演讲。

 

以下为发言实录:

谢谢徐总介绍,也感谢大会的邀请,刚才王局和许秘书长已经在非常高的高度和非常全面给大家介绍了政策层面的东西,我是做具体工作的,我会从微观层面来给大家谈一下我自己想法,一共分四个方面。

刚才许秘书长和王局提到“531”政策的影响,其实“531”对地面电站影响不是那么大,对分布式光伏影响是最大的,为什么呢?普通的地面电站2018年今年年底该发也发了,具体执行也没有受影响,各类地面示范项目,比如说跨省、跨区域的输电通道项目也没有受影响,但是分布式就不一样,原来就像徐总的说原来不受规模限制的,不限速的,但一脚急刹车,村级扶贫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任务,它是不受影响的,但是户用光伏影响非常大了。

刚才王局和许秘书长也说了,几乎“531”之后就进入停滞状态,虽然最后也出台了630的政策,但是确实是6月1日基本上就停滞了。工商业分布式的,去年装了20个GW的分布式,今年也是“531”之后所有的分布式都是没有补贴指标的,这个非常大。因为我们补贴之前是3.7毛,突然取消3.7毛对项目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这个也是打击了很大一批人。

虽然政策对我们分布式影响非常大,但是分布式还是非常出乎我意料的,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6月1日出台政策,6月1日开工的项目,在6月底之前基本上都并网了,可能会有极少量的结转到7月份并网。6月1日没开工项目不会开工了,其实第三季度的装机并网的项目大家都知道了,不会拿到这样的补贴,大家依然选择继续装机、开工。

二季度末地面电站分布式分别是12GW左右,到三季度地面电站增加了5.3GW,分布式增加4.9GW,这4.9GW数据非常出乎意料的。大家可能对4.9GW显的不是特别能理解,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2016年全年分布式一共才装机了4个GW,2017年同样也有光伏扶贫。

大家都说2017年分布式发展非常好,在2017年分布式发展那么火的情况下,三季度才装了3个GW,但是我们2018年三季度在政策出台这么严格情况下,能够装4.9GW,这个确实是非常出乎意料的,说明我们三季度政策没有补贴了,但是大家依然存在分布式装机的积极性。

当然,这里有很多扶贫的项目,村级扶贫项目也算在分布式里面,但我们无补贴的工商业分布式发展无疑还是出乎大家的意料。发展这么好一方面得益于很多地方都出台补贴政策,刚才许秘书长也提到了,浙江省是第一个出台正式的补贴政策,浙江省的企业以信心。确实除了浙江以外,许秘书长也说了,江苏也在出台政策。其实很多地方都有地方政策,为大家总结了一下,大概全国有12个省份都出台了这样的补贴政策,尤其是以浙江省为主的。

这些补贴政策主要是2毛钱的补贴,补贴年限大概是3-5年这样基本上保证大家一个投资回收期,大概就在5年左右。但是这有一个特点大部分政策在今年2018年底之前就结束了,可能到2019年补贴政策就比较少了。

我觉得大家也要想一个问题,前面看到我们的补贴,我们的政策分布式已经装了17.14GW了,说明我们至少可能有接近5个GW分布式项目是没有补贴的,到年底可能产生7个GW分布式是没有补贴。假设明年国家能源局再给10个GW的分布式指标,2019年存量的10GW指标给了存量项目。2019年新并网的项目,就算有10GW指标,也很难拿到这个指标了。

刚才许秘书长说国家管理思路还是会延续的,在今年4月份我们出台了分布式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虽然没有发布正式稿,但是里面的一些管理思路在明年还会得以延续。其中一个思路,我们的全额上网可能要纳入地面电站指标的管理,未来的分布式只有自发自用这种模式,全额上网的分布式可能要跟地面电站强指标的。

现在搞的分布式大多数都是全额上网项目,自发自用其实还是很少的,这个对我们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就算明年有补贴指标,现在是3.2毛,有人说明年可能是2毛钱,我觉得无论是2毛钱还是3毛钱,你其实都拿不到。因为在征求意见稿里面也提出了,未来要通过竞争性方式来降低分布式发电的补贴标准。

明年就算给2毛钱的补贴,可能拿到手里的可能1.5毛或者8分钱都是有可能的,因为要进价才能获得指标。另外在823号文件,也就是说“531”新政里面提到了分布式光伏资源市场化配置的作用,以竞争性招标的方法来配置除了户用以外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这就是说未来除了户用以外,其他的所有分布式要竞价的。国家可能说2毛的补贴,你根本拿不到2毛钱,肯定会更低的。

这个政策出来以后,大家都对无补贴项目,有充分的心里准备了,7月3日的时候,相当于“531”政策出来以后,第一个宣称我们要做无补贴项目,就是天合,天合跟永臻科技做了10兆瓦的无补贴的分布式项目。

我的很多朋友,他们也在做大量的无补贴项目,其实“531”政策之后,所有的分布式光伏项目除了不需要国家补贴的,你就没法做了,所以大家只能做分布式的。大家也是不得不被迫进入平价上网的时代,除了这个以外,8月30日的时候国家能源局批复了东营的无补贴的项目,还有各地都批复了很多无补贴的项目。

比如说我这里用了安徽省的图片,其实各地无补贴项目开展的还是很多的,但是大家规模都是比较小的,大家已经从心理上接受了分布式光伏项目要进入平价上网的时代。大家对补贴什么时候能发放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之前很多人问我说第八批补贴目录什么时候能发放,我说这个可能需要等一段时间。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现在可再生附加补贴从可再生能源附加里面支出的,是数量政府性基金。现在我们标准是1.9分,每一度电要交1.9分可再生能源附加。目前我们国家一共收除了可再生能源附加以外还收大型受苦、农网还贷一共四项基金加起来全国平均3.7分。今年上半年工商业已经在降低九,政府性基金出了可再生能源附加以外,都大幅进行下调。我们的可再生能源附加已经占50%以上了,大家说我们把可再生能源附加调3分钱、5分钱补贴缺口一下子就解决了,这种可能性是不大的。

另外我们政府性基金是要符合预算法的要求,以收定值,我收上来1000亿,我只能发1000亿,不可能收上来1000亿,我没地再给你找500亿,给你发1500亿的。到目前为止我们一共发了七批可再生能源附加目录,再加上扶贫目录也就是八批。这八批目录里面风电开展比较早,大概82%的风电项目进入了前七批目录,大概是66%的生物质项目进入了可再生能源目录,光伏由于大多数项目都是2015年建成的,只有32%的项目进入附加目录,光伏企业被拖欠是最严重的。

到2017年,前六批目录是在2017年发下来的,2017年之前可再生能源附加值支出前六批的目录项目。这前六批目录需求是712亿,如果再加上3.6GW的光扶贫项目,再加上第七批的有20GW的光伏,33GW的风电和1.4GW生物质,这加起来补贴前七批目录需求肯定会超过900亿。

我们现在每年大工业和工商业的用点量能征收上来,理论上征收1000多亿,但实际上由于制备电厂拖欠,所以大概每年也就能收上七八百亿的样子。现在能收上来的钱,可能勉强能覆盖住前七批目录的项目,要想发第八批希望需要收入再增加一些。

如果我们的项目在2020年全面平价,也就是风电、光伏、生物质,所有的可再生能源项目,2019年之后就再也不需要补贴了。同时,第二、第三产业也就是缴纳可再生能源附加的这些电量以每年6.5的增速增加的。同时,1.92分钱每千瓦每度电的水平不变,征收率同样维持在70%左右,没有大幅增加,也没有大幅减少这样的情况下。

需求从2019年一直到2020年一直都是保持不变的,因为从2019年之后没有再增加有补贴需求项目,所以每年的补贴需求量是不变的。从2024年开始降低,为什么呢?因为原来早期的并网的风电项目已经开始退出了,所以开始降低了,大概这笔钱从2018年1300多亿,2019年略微增加一点,之后2024年缓慢降低了。

由于我们用电量在6.5%的增加,每年可再生能源附加收入也是在逐年增加的。

到2024年左右,我们的累计缺口会达到500亿以上,到2033、2034年缺口会面破一面变成零,大家对什么时候能拿到附加的补贴,已经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不再靠我们补贴来,以后重新再投产的项目不要再指望补贴了。

我们分布式光伏项目开展比较好的,为什么呢?这类项目还是有一个相对比较好的收益,首先造价是最低的,为什么?我们按照国家电网的规定,380伏也就低压并网的可以装到4000千瓦,其实有一个部分的地区可以扩展到1兆瓦左右。这种以低压380度并网的项目是不需要变压器的,也不需要一二次设备和通讯费用,大概能节省百万左右的费用。

另外,由于有一定规模,所以设备和施工成本是比较低的,我们这样的光伏系统,如果是380度并网,我们大多数会选择户用项目,所以就没有直流端。从并网之后也不需要一二次设备,也不需要监控系统,这样能省很多钱。在这种情况下,按照现在组件1.7、1.8的水平,逆变器应该可以做到3毛钱,甚至以内,总的算下来我们的成本可以控制到3.5,再加上管理成本,我觉得分布式光伏项目控制在4块钱是没有问题的。

除了成本低电价是比较高的,按照现在的电价体系,上网侧是电网收购电价,肯定是低于销售电价。在销售电价体系里面,居民电价是最低的,我们380度并网的肯定都是工商业项目,在工商业项目里面最便宜的就是1000伏以下,也就是我们说的380伏低压并网工商业电价是最高的。

这里我用了把全国省份的工商业电价,1000伏以下的工商业电商取出来。目前为止大概60%的地方,工商业电价高于标杆电价,也就是以工商业电价直接并网的收益会比标杆电价并网好一些,马上就到明年了,明年电价有可能下调一毛,调四五六的水平。如果调四五六的水平,现行的工商业电价,9月1日之后刚刚调的工商业电价,应该是全部高于光伏标杆电价,这样工商业电价并网收益会比光伏标杆收益好一些。

我计算了全国除了西藏以外,353个地级市以最新的1000伏工商业并网项目的收益情况。按照总投资4元每瓦的水平来算的,大概有53个城市,全投资收益率是可以达到15%以上的,大概有135个城市,也就是接近40%的地方,收益率可以到10-15%之间的。

有很多投资工商业分布的业主跟我说,他们需求工商业的收益,全投资收益率是到10%以上的,因为工商业分布式风险还是比较大的。如果在全投资收益率10%以下他们可能不大会考虑。但是有一些央企可能接受收益率是在8-10%的水平,如果到这个水平大概有115个城市收益率在8-10%这样的水平。

全国有80%的城市收益率是在8%以上的,起码有50%以上的城市收益率是在10%以上的,这样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做的。如果明年成本进一步下降,总投资降3.5的水平,收益就更好了。有的地方全投资收益率甚至可以到22%以上,这样我们投资的积极性会更高一些。

如果这是业主自投的情况,以工商电价直接并网的情况,如果是投资企业到业主去投,给业主一定的电价优惠。比如说电价优惠1毛钱,下降1毛钱对收益影响还是非常大的,现在电价已经非常低了,如果下降1毛钱的话,我们的总投资收益率会下降3-5%,可投资性大大降低了。

我把他们的收益率做了一张图,颜色越深的地方,代表收益率越好,颜色越浅的地方代表收益率越差。收益率好的基本上东三省和中部这些地方,其实我们国家的分布式光伏发展好的真不是那些地区。比如说到2017底装机最多的分布式是浙江、山东等九个城市,我把九个城市和三个直辖市加福建,也就是东南沿海这一圈,这10个省再加三个城市,单独挑出来,这几个地方装机站80%以上。

这10省3市一共147个地级市的情况,这里面收益最好的可能是北京、江苏北部、浙江,还有广东的一些地方,包括山东北部一些地方。这个我都没有考虑地方补贴的情况,这个是147个城市里面,如果一种投资4元每瓦的水平来考虑的话,工商业电价收益最好的就是北京,他的收益率可以达到15%,但其他地方都是在10-15%,大概有66个城市,也就是40%左右的城市,可以收益率达到10%以上是可以具备投资的选择。

我算完了以后我就觉得很兴奋,我们有这么多地方是可以投资的,是不是2019年无补贴分布式会大幅爆发?我跟很多真正做分布式投资企业交流一下,他们给我回答说并不是这样的,因为现在分布式投资,尤其是自发自用的项目投资面临很多的实际操作的困难。

我们项目规模太小,开发难度太大了,现在肯定是要依靠资源方,给我们提供一些项目机会,可能从100多个项目里面挑十个八个项目,具有投资价值的。开发成功率还是比较低的,同时资源方提供屋顶资源,配合投资方获取发改委备案和电网执行文件,投资方是来做合同谈判签署,完成之后资源方给一定的开发费用,就算这种情况开发成功率也是非常低的。

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实操困难就是电费收取是非常困难的,大家如果关注的话会看到很多,自发自用的项目,被欠电费的一些报道,我们在做真正要投资的时候,一定要评估用电方、资信等级以及所在行业的情况,以及企业在行业基本的地位。因为有时候并不是业主想恶意拖欠钱,是企业用电方倒闭了,或者没钱支付你这样的费用,这个是要特别注意的,因为你一旦把组件装到人家屋顶上,那你的地位就非常被动了。

因为风险和收益总是对等的,为了平衡高风险,我们一定要提高收益率的要求,有些人甚至认为必须要有12%以上的收益率,我们才能投,就是我们资本金要达到15%以上。另外最好采用业主自投的方式,业主自投和企业他投如果有电价优惠的话,收益率会大幅下降的。

大家对分布式交易还是非常盼的,如果有这种希望分布市场上的交易,会解决自发自用项目很多的问题。运维的难度大,因为项目比较小,比较分散,所以运维还是比较难措施的,很多都是委托第三方来进行运维的。我们在投资的时候一个是要做合理的风险评估和收益预期,对于一些资源差、电价低的地区要暂缓考虑,要严格控制投资,可以优先考虑混凝土项目,慎重用彩钢瓦的项目。

现在已经出现彩钢瓦项目漏水、着火隐患,不要考虑加固、换瓦甚至其他的附加条件项目了。因为现在投资已经很低了,可能承担不起屋顶加固换瓦的成本,如果你要做10千伏以上的项目,建议规模大一些,来摊低我们的电气以及送出成本。同时,要合理评估我们的自发自用比例,最好是在90%以上,甚至100%消纳。

你要是想做70%,大家都觉得很难以接受,跟30%电价一平衡,中国电价降低幅度也是比较大的。同时,要合理的给屋顶租金和电价折扣,我们分布式光伏项目收益好的时候,有的企业甚至给到10元每瓦租金,同时给8折定价折扣,我们现在要实现平价上网要小一点。

如果我们可以实现首年发电小时在1200小时为例的话,我们的实际结算电价达到6.5毛才能保证10%以上的收益。你真正拿到手,你给业主定价折扣以后,在6.5毛以下这样的项目很难达到预期的收益。

最后总结一下2018年三季度分布式发展还是很快的,由于全年会产生7GW左右的无补贴分布式,所以2019年无论是否有我们的指标,当年新投产项目都很难拿到补贴,而且还要参与竞价。

无补贴的分布式可能会成为2019年市场的主流,低压接入的小型项目是目前收益最好的项目类型,部分地方的收益可以达到10%的,但是如果我们给电价折扣以后,全投资收益率可能会降低3-5个百分点。小型的工商业分布式现在存在很多的风险,业主自投委托运维是一个较好的方式。

基于上述的原因,如果2019年全额项目纳入指标管理的话,无补贴分布式可能不会有较大规模发展,预期的在3-5个GW,但是并不是说明年的分布式4-5GW,我们要考虑光伏扶贫,明年会有扶贫的形势出现,还有户用,总量可以达到10GW以上。

另外到2020年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展望,为什么呢?比如说之前2014年出台了分布式全额上网的利好政策,一直到2017年分布式才爆发,是因为还需要一个摸索的阶段,投资方需要一个摸索的过程。经过2018、2019两年摸索以后,我们会探索出一个非常合理的开发无补贴分布式项目的投资模式。

基于我们系统成本下降,大工业分布式也是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收益,那时候大工业分布式也会起来,2020年分布式可能会有二三十GW的预期,谢谢大家,我就介绍这么多。

(发言为能见APP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返回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首页

光伏资讯一手掌握,关注国际能源网 " 光伏头条 "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