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同当年光伏企业集体赴美上市一样,如今纷纷加入退市潮,转而投向国内市场的怀抱。
智通财经APP获悉, 2017年12月,阿特斯公司(CSIQ.US)宣布董事会收到了初步的非约束性建议函,董事长兼CEO瞿晓铧讲义18.47美元/股的价格收购公司不属于瞿晓铧和张含冰女士的在外普通股,标志着阿特斯也踏上了退市的道路。
退市回国无非是看上了如今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环境。然而,今年5月31日,国家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降补贴、限规模。《通知》规定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降低0.05元/kWh,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降低0.05元/kWh,不安排光伏电站建设规模,10 GW规模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
消息一出,光伏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国内市场,全球市场都受到了这一政策影响。智通财经APP了解到,2017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约100 GW,中国约53 GW,已然过半。相比之下,10 GW的放量可以说有些捉襟见肘了。即便是4个月后的今天,从阿特斯的股市行情上依然能够感受到当时的冲击之大,仅仅6个交易日,股价下跌逾26%,元气大伤,至今仍未恢复。
阿特斯的遭遇只是光伏产业的一个缩影,“531新政”目的是为了整合光伏市场,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及早实现光伏平价上网,只是不知这一政策“严冬”将会持续到何时。
行情来源:富途证券
退市回国,是不是良策
智通财经APP获悉,一从美退市的公司高管表示,光伏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当初国内资本市场发育还不健全,赴美上市是看重其融资额度和效率,如今国外投资者对于新能源企业关注度并不高,反而国内市场逐渐健全并且政策向好。
由于光伏产业在美市场估值缩水,从2017年初开始,天合光能、阿特斯、晶澳(JASO.US)先后退市或宣布私有化,曾是全球第一大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的英利(YGE.US)也因市值问题被纽交所摘牌。去年年底提出私有化的阿特斯,如今私有化仍在评估进程中。
阿特斯于2001年在加拿大注册成立,并在2006年成功入驻纳斯达克。2011年之前,阿特斯光伏组件出货量稳居行业前列,但是由于毛利率不高,导致一直被看作二线企业。这与公司一贯坚持的“倒三角”商业模式有密切关系。不过也正因为该模式,使之在多晶硅原料跳水、同行业损失惨重的时候幸免于难,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标杆式的风控,高质量的客户,使之长期稳居光伏产业的第一梯队。
即便如此,如今的企业发展脱离不了市场情绪、政策导向的影响。由于国外投资者对于新能源关注度并不高,对于光伏产业的看法也相对理性,所以光伏企业在美的估值并不高。
阿特斯董事长瞿晓铧曾表示,“阿特斯目前的市值在9亿美金,这在我看来是被低估的。根据彭博预测,2018年阿特斯收入可达38亿美金对应2亿美金利润,至少对应20亿美金市值”。而现实则大打折扣,完全不及预期。所以在国内市场越来越向好的背景下,阿特斯也走上了私有化道路,欲回国发展,也许像晶澳一样回A借壳上市。
然而,世事无常。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今年2月份,证监会发布IPO新规称,将对标的资产曾申报IPO被否决的重组项目加强监管,企业在IPO被否决后至少应运行3年才可筹划重组上市。这意味着,上会企业一旦IPO被否,不仅短时间内无缘直接IPO,就连借壳这类“曲线上市”之路也被堵死了。
一时间众多企业纷纷“撤军”。5月份的“531新政”光伏退补更是一大冲击。而港股面临着与美股一样的境遇——估值不高。所以此时回国上市显然也不是最佳的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