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正式发布了其省光伏项目补贴政策,政策中指出,重点聚焦家庭屋顶、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和光伏小康工程。政策中还明确提出家庭屋顶光伏项目2018年发电量小于500小时的按500小时计,大于500小时的按实际发电量计,形成有效刺激。
随着户用光伏的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加之光伏扶贫范围的不断扩大,未来户用
光伏电站市场依然会高速发展。作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产品,户用光伏具有投资品和消费品的双重属性,由于其单位成本较高,短期内还是需要依靠补贴来保证收益率,从长远看便是要不断提升发电量来保证收益。
户用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主要由三个因素决定:装机容量、峰值小时数、系统效率,而
电站收益由发电量和上网电价来决定。装机容量和峰值小时数对一个既定的电站来说基本已经确定,那么我们只有从提升系统效率的角度来进行发电量的提升,从而提升电站的收益。
灰尘对系统效率的影响不容小觑
光伏发电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组件都裸露在环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组件表面会积下很多灰尘,甚至有鸟的排泄物、树叶、积雪等局部遮挡,这是影响系统效率的因素中最大的一个因素之一。希腊的某个研究组的研究结果显示,同样覆盖条件下土壤、石灰、灰尘沉积对电站系统效率的影响,其中灰尘(也就是空气污染的主要产物)的影响是最大的,当集灰密度达到3克每平方米时,发电量可以降低15%以上。
▲热斑效应烧毁光伏组件
光伏组件对温度十分敏感, 随灰尘在组件表面的积累, 增大了光伏组件的传热热阻, 成为光伏组件上的隔热层, 影响其散热。研究表明太阳能电池温度上升1℃, 输出功率约下降0.5%。且电池组件在长久阳光照射下, 被灰尘遮盖的部分升温速度远大于未被遮盖部分, 被遮盖部分电池板会由发电单元变为耗电单元, 被遮蔽的光伏电池会变成不发电的负载电阻, 消耗相连电池产生的电力, 从而致使温度过高出现烧坏的暗斑。此过程会加剧电池板老化, 减少出力, 严重时会引起组件烧毁。另外,灰尘附着在电池板表面, 会对光线产生遮挡, 吸收和反射等作用, 其中最主要是对光的遮挡作用。灰尘的颜色深,颗粒小,透光性差,薄薄的一层就透不了多少光了,从而影响光伏电池板对光的吸收, 从而影响光伏发电效率。
降本增效,平衡去补贴化利益差距
数据调查显示,户用光伏电站存储运输费和施工费明显高于常规电站,合计占比超过19%,且电站分散、容量小,长达20~25年的运营维护成本很高。后补贴时代,为承担去补贴化的利益差距,必须考虑如何优化电站、降低运营维护的成本,提升发电量。
光伏电站的收益本就是一个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的过程,而户用本身装载电池板的数量较少,清洗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经常清洗维护的组件,久而久之其在发电量上的提升必然是显著的。
高效清洗,提升电站收益
由于户用电站规模很小,电站的清洁工作基本还是以人工为主。那么在清洗工具上的选择就很重要,要能够提高清洗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
只有少量灰尘风沙的情况下,只需进行用简单的清扫或冲洗即可;在有泥块、鸟粪等附着物的情况下,需先进行冲洗,将颗粒物冲走,再进行清扫,避免颗粒物粘在电板上;针对电板上的树叶及浮灰,用软毛刷扫除即可。应避免使用硬质和尖锐工具或腐蚀性溶剂及碱性有机溶剂擦拭光伏组件,清洁时清洁设备对组件的冲击压力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不当受力引起隐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