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市场低迷不振,短期仍难看到转机,相关厂商纷纷进行人力精简。继太阳能电池厂茂迪宣布缩减人力后,太阳能多晶硅晶圆厂绿能也宣布将进行组织优化,预计降低南科员工人数约203人,约占总员工人数的2成。绿能昨日宣布将进行人事精简,强调为有效调整产能,提升公司竞争力与营运绩效,即时因应市场剧烈波动,落实精实管理。为配合客户策略规划,需要对组织与人力配置做必要性调整,预计降低南科员工人数约203人。绿能向南科管理局与主管机关提报计划书,并依循劳动相关法令办理。绿能表示,除与工会等劳方代表协商以达成共识,并将全力协助安排相关同仁转业。面对太阳能产业变化不断,绿能除了积极研发新一代智慧发电技术,并导入自动化制程,以强化生产效能与产品竞争力,期使企业长远经营发展。绿能进一步指出,此次精简人事集中在南科厂,南科厂原本设厂目的就是为了因应茂迪和新日光的订单需求,现在两大客户已展开转型,考量到太阳能电池产业持续不景气,加上生产线自动化后人力需求减少,因此宣布精简员工203人。绿能南科厂利用率仅剩下5成,决定调整该厂人力,进一步降低费用及减 自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以来,各种诸如风电、光伏 发电项目都被当成了香饽饽迅速在各地生根发芽,尤其是在光照充足的甘肃和其他西部地区,大大小小的光伏发电站都来此扎堆。可惜的是这些看起来十分优质的项目,如今无一例外陷入了困局,很多企业都表示已经无力运营,甚至即将打包出售。
最近据索比光伏网爆料,位于甘肃敦煌的某家20MW电站已经有股东已承受不了还贷压力,准备寻机出让电站股权。而之所以落到如此尴尬的地步,总的来说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补贴拖欠太久,距离第八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目录更是遥遥无期;二是因为限电严重,按照目前的政府购电政策,一个月只有40个小时的发电量可以按照0.9元/kWh的标准电价进行收购,剩下的都要通过交易来完成,以至于一度电的利润才几分钱,最终才让这些西部的光伏电站难以为继。那么究竟为什么,这些光伏电站发了电却卖不出钱,以至于濒临破产呢?除了技术和地域的问题,当地政府显然脱不了关系。2016年甘肃工信委发布了《关于下达2016年优先发电计划的通知》。在这份文件中,甘肃省规定2016年新能源的优先发电量为100亿千瓦时,其中风电的最低保障收购年平均利用小时为500小时,而光电的最低保障收购年平均利用小时为400小时。
然而这份看起来还不错的优惠政策,其实却是有水份的。因为这份通知与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下发的《关于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有着想当大的差距。从发改委的这份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出,按照国家规定的一类资源区和二类资源区最低保障年利用小时数,甘肃的风电保障小时数应该是1800小时,而光伏的最低保障小时数应该是1500小时。虽然文件中也允许各地政府按照自身情况订立标准,但不得不说甘肃定的标准已经不是往酒里参水的投机取巧了,而是往水里参酒的肆意妄为了。两项标准甚至没有国家最低标准的一半,而只有零头。虽然这种小聪明很快就被国家能源局发文制止,甘肃省政府也表示会与国家保持一致,但现在看来甘肃方面的配合并不积极产生了相当大的时间差。而一旦主管部门的监管放松,当地政府就再次原形毕露,压榨可再生能源企业的权益。以至于甘肃作为一个风能、光能都十分充足的省份却不被分配新能源的建设指标,这本身就足以让人深思。
除此之外,扎堆建设也是一大原因,并不能将责任全部推给主管部门。据2015年数据统计,当时的甘肃新增光伏装机93万千瓦,累计达到了610万千瓦,已经位于全国首位。同时弃光率已经达到了30.7%。换句话说只要看看国家的统计数据,就应该知道甘肃的光伏发电市场已经饱和。但是大部分的投资企业都没有因此而停止脚步,到了2016年甘肃的光伏装机又增加了76万千瓦。结果在没有足够的外送通道和消化途径的情况下,甘肃大概也是补贴不起了,最后只能由企业自己承担损失。发展新能源毫无疑问是一件好事,然而凡事过犹不及,在如今传输通道和技术均有不足、火力发电更是尾大不掉的的情况下,光伏电站的春天大概还要等很久。少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