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能商道 今天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人们试图在经济效能之下重构建筑与自然的关系,许多城市纷纷提出了建设“生态建筑”的规划。所谓的生态建筑追求的是在建筑的整个建造和使用期限内,在完成建筑功能的前提下,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小。生态建筑不是强调把建筑修得更漂亮、更气派,它的核心是面对整个自然界的生态保护,途径是提高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生态建筑,赋能城市
实现建筑或城市的“生态化”,使建筑更高层次地回归自然,与高新技术肌理渗透密不可分,最终形成与自然生态相平衡地良性循环体系,高科技的应用是根本途径。作为建筑与节能有机结合的形式之一,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正从概念走向现实,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将光伏组件与建筑材料融于一体,会为光伏产业和建筑行业带来共赢,并将引领城市绿色发展。
根据国家住建部有关数据,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作为建筑节能重要的应用形式,光伏建筑一体化具有绿色节能、减少碳排放,提升建筑美学、替代部分建筑材料、降低建筑物造价、提高用电效率、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大气和固废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优势。
当前我国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尚处初级阶段,大多是将太阳能光伏组件以光伏幕墙形式安装于建筑外立面,并未将光伏组件作为建筑物整体的一部分有机集成进建筑物中,有效结合被动式设计以及利用系统集成的观念相对薄弱,建筑物的自动化系统也未能有效运行。在技术革新中,功率衰减少,寿命周期长,弱光发电性能好以及外观一致性好的薄膜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汉能有幸成为积极筑造生态建筑中的一员,凭借全球领先的铜铟镓硒(CIGS)和砷化镓(GaAs)薄膜太阳能技术研制出汉瓦、汉墙等产品,使太阳能在建筑生态系统中被有序地循环利用,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的生活空间,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汉能汉墙,构筑未来
“用玻璃扩大界域,产生无阻挡的感觉籍以提升文化”,1909年,当画家康定斯基为了扩大艺术影响力第一次提出“玻璃幕墙”这个概念时,他不曾想到百年以后的今天,幕墙不仅仅只为了提升文化, 更多是赋予了建筑生命力。
通过聚焦光伏建筑一体化,汉能实现了能源与建筑相结合,让建筑从被动式走向主动节能,实现了建筑用电自给自足。汉能发布了透光型、彩色型、中空型、超大型、异型、轻质、柔性等多种类型BIPV组件产品。其中,汉墙采用了全球技术领先的Solibro CIGS玻璃基芯片,同时利用阳光发电节能减排,显著提高了建筑在节能方面的绿建得分,全面提升建筑内在品质,凭借轻柔特性与建筑完美融合。
可以预见,薄膜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未来将在建筑行业广泛推广应用,产生巨大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也将带来一场能源与建筑的深刻变革,重构城市肌理与气质,将城市由能源消耗者转变为能源生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