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汉能薄膜发电集团(以下简称汉能薄膜)发布了2018年度
中期财报。虽然市场整体处于平淡期,但在这个半年期内,汉能薄膜收入达204.15亿港元,同比增长61.5%,净利73.29亿港元,相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30倍,实现了连续三年的业绩增长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这半年来的收入,来自制造分部向汉能联属公司进行销售的收入为零。这意味着期内汉能薄膜与汉能控股及其联属公司的关联交易已降至零。
对于业绩高速增长的直接原因,汉能薄膜在其业绩公告中分析,“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国家政策对薄膜发电、移动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大力支持以及开拓了新市场、新增多个客户及新项目等,使公司上游业务在期内取得重大进展;下游分部持续增长符合扩展下游业务的战略,薄膜太阳能产品在市场上占尽柔性、轻巧及弱光性能优异的竞争优势。”
据了解,事实确实如此。
2015年以来,汉能薄膜着力开拓终端产品应用市场,聚焦分布式及移动能源,业务布局逐渐清晰,市场拓展确实日见成效。从当前年中财报来看,2018年上半年,汉能薄膜下游业务收入约为13.30亿港元,已达2017年全年下游业务收入的69.78%。同样也是2015年以来,国务院、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先后发布了35个文件,把薄膜太阳能技术及相关应用列入了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技术和产业目录。
薄膜太阳能已经成为全球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国家战略性产业之一。5.31新政后,太阳能全行业都在探讨“后补贴”时代的发展之路。汉能的薄膜太阳能产品业绩显著增长,给市场传达了相当积极的信号,有助于提振行业信心,有望再度燃点资本市场的信心。同时,也给全行业树立出无需依赖补贴就能维持和盈利的典范。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研究员时璟丽表示,现在光伏成本下降很快,电价下调也属正常,补贴退坡是发展趋势。在最近几周,国家能源局也召集相关企业召开了闭幕会议,通报了去补贴光伏项目的想法。
汉能很早就意识到依赖政府补贴的市场走不远,故前些年就以薄膜太阳能技术为基础,率先提出“移动能源”的概念。这一押注也将持续带来回报,让其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筹建更大的项目。
如今由汉能打造的移动能源产业,已具备“高科技+能源”双重属性,在中国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它涉及了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六大项。
汉能薄膜方面表示,在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已于海外市场推广下游产品,并利用与
海外业务伙伴之间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各类下游产品的销售,拓宽市场,为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作为全球薄膜太阳能行业的领导者之一,汉能薄膜发电持续进行技术整合与自主创新,在中国、美国、德国、瑞典等全球多个地点皆设有专业研发团队。
8月23日,2018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大会发布了8项年度中国太阳能认证纪录,汉能获取了砷化镓单结、砷化镓双结、铜铟镓硒、异质结太阳能电池4项年度认证纪录冠军,再次彰显了汉能的持续技术进步,就目前来看,汉能薄膜全球累计专利申请超过3700件,授权专利超过900件。
这些关键数字,对于中国能源升级发展无疑至关重要。
唯一令业界担忧的可能是其源源不断重资投入技术与研发,会给公司现金流周转带来影响。但根据汉能的中期财报,这家能持续推出颠覆型创新产品的企业,从2018年6月30日至2018年8月30日期间,进一步从客户收到约60.84亿港元的款项,目前汉能现金流状况良好。
上下游的关键业务、核心技术,再加上为拓宽纵深发展渠道与客户展开深度紧密的合作,正在帮助汉能薄膜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确立行业技术领先优势及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