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三部委联合印发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通过下调补贴释放强烈信号——脱离政策“襁褓”后的光伏行业将全面接受市场化洗礼,新一轮淘汰赛吹哨在即。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三部委联合印发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通过下调补贴释放强烈信号——脱离政策“襁褓”后的光伏行业将全面接受市场化洗礼,新一轮淘汰赛吹哨在即。
突如其来的一盆凉水,让一度沉浸在疯狂状态的光伏产能扩张“泡沫”被强行刺穿。相对于上半年业界风风火火的场景,中国光伏迎来了告别野蛮生长时代的拐点:或被动或主动拥抱即将到来的以“质”为主的新常态。
6月1日,一则重磅新闻震惊了整个光伏圈。国家三部委于5月31日联合印发了《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业界称“531新政”),新政中“暂停普通地面电站指标发放”、“分布式光伏规模受限”、“调低上网电价”等严苛的内容,被视为光伏行业“急刹车”。业界对于去补贴是有一定的预期的,只不过它来得比预想要早,比预想的更加严苛,其影响可能不亚于2011年—2013年的欧美光伏“双反”。
不仅如此,普通地面电站指标也被暂停发放,领跑者项目的规模和启动时间将视光伏发电规模优化情况再行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在531新政中,对于分布式电站的规模和补贴控制能源局出台了详细的细则。新政提出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仅安排1000万千瓦左右的分布式光伏建设规模,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的补贴力度。而未在政策出台前并网的分布式光伏项目,由地方依法予以支持。
这也就意味着,新增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收益水平和建设规模,将极大程度的受到不同地方政策的影响。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4月底,2018年分布式装机已超过8.39GW,按照前4个月的节奏来计算,10GW的分布式指标将在5月底就已用光。因而,余留的“带补贴”分布式指标已非常少。对于为何作出上述新增建设规模安排,国家能源局指出,既是缓解消纳问题,也是为先进技术、高质量光伏发电项目留下发展空间。
新政背景则是光伏补贴压力较大,将刺激行业进一步降低开发成本,向无补贴模式发展。过去几年,受益于政策激励与技术进步,我国光伏产业累计装机规模和新增装机规模连续多年领跑全球。但野蛮生长过快,负面现象的出现不可避免:部分地区弃光、消纳存在瓶颈、与电网无法协调已逐步成为行业发展的绊脚石。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程晨璐曾透露,根据财政部的统计,截至2017年底,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已达到1000亿元。
而在供给结构短期调整的情况下,光伏市场需求依然可以寻找到一些亮点。在531新政重压下,技术的进步成为企业角逐的重点。新政加速“平价上网”的速度,推动光伏产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加速淘汰落后产能。诚如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已经基本处于微利状态,企业如果没有持续的赢利,会影响企业研发投入及光伏产业后续成长性。这也将使企业将重心更多地转向市场,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技术研发领域。
有业内专家分析,531新政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即中国光伏业将真正由政策回归市场,走向“成年”。对光伏行业来说,531新政既是一次沉重的洗礼,尽管会疼痛,但也是一次积极的鞭策,如何增强自身体质,突破困境度过难关,这值得深刻反思且任重道远。未来市场份额将向技术领先、管理卓越且资金雄厚的优势企业集中,行业领先企业将获得更多发展机会。而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企业,则不得不竭力求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