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之后, 越来越多的公用事业太阳能电站会利用 p 型单晶组件 (几乎全为 PERC产品), 组件平均销售价格与p 型多晶产品持平,定价低于30c/W(EXW)。
太阳能电站的设计和运行表明p 型单晶的功率更高,对组件用户来说, 主要问题源自中国供应商数量的增长以及选择哪家公司交付项目货物。
过去数年,各家公司都制定了提高产能(从多晶硅到组件)的总目标,仅仅为了消化这些目标产能,当下的中国市场不会再继续保持指数型增长, 这已经不是什么大秘密了。除了已拥有可观海外销售收入的10-20家中国公司外,还有约20-30 家中国组件供应商正在寻求开发出口业务。
在这30-50家中国组件供应商中,哪些是真正值得信赖的?对外部太阳能电站投资方来说,这些公司中有多少家的生产质量控制水平可以令风险降低到能够承受的水平?这些公司的组件物料清单已进行了充分审核,它们的 PERC 组件可靠么?也许更切中要害的是, 在2-3 年内,这些公司中有多少有能力偿付并能够兑现20-30年的性能保障承诺?
除了p型单晶组件 (72片电池 PERC)的增长外, 还会比此前签署更多的n型组件合同。由于 n 型现在包括了多种类型和业绩水平的公司, 更不用说各种战略,所以这里需要提出数项警告。
从理论上来看, 如下所述,与p型单晶和多晶组件相比,n 型组件效率更高 (功率额定值)、高温运行能力更出众。EPC公司和开发商们应该至少认清这些基本事实。
n 型组件有三种基本类型:n 型 PERT (使用与 p 型单晶 PERC密切相关的制造工艺和设备)、n 型异质结 (HJT) 和 n 型背接触 (通常被称为叉指背接触或 IBC)。
目前n 型 PERT 组件效率 (STC额定功率) 与性能最佳的 p 型单晶PERC产品并无太大差异, 这表明,可以提高n 型 PERT价值的部分主要在于温度系数。
LG 电子公司的产品树立了当下尖端产品的黄金标准, 公司拥有数项内部区分因素 (前端/后端植入, 多主栅前端并网互联): 然而, LG 的发展重心 (国内市场和少数孤立事件除外) 主要在于屋顶项目而不是大型太阳能地面电站项目。因此, 许多全球公用事业开发商和 EPC公司仍未使用这些组件。
其他 n 型 PERT 组件来自新的中国公司, 其中没有一家具备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历史优势 (英利绿色能源的传统PANDA生产线除外)。所有这些公司都计划在2019年向全球公用事业项目大批出口产品, 因而组件使用方在筛选合格供方时必然会更为谨慎。
下一代n 型体系更多的把注意力转向了异质结。多年来, HJT 组件都是三洋公司" HIT " 组件的代名词, 仅在被收购后更名为松下。HJT 生产从根本上不同于所有的 p 型电池/组件以及 n 型 PERT产品。HJT生产线有独特的流程和设备工具,在生产复杂程度上也更胜一筹。
在过去2-3 年间, 大部分新进入电池/组件生产领域的中国投资方的资金都投向了HJT,这些新入场者需要选择一种先进的技术类型以与强大的p型区别开来。对许多拥有c-Si HJT电池生产沉积设备/专业知识的薄膜制造厂来说(也包括中国之外的),一直以来HJT 也是一条便利的技术转让路线。
在理想情况下, HJT 项目牢牢占据了户用屋顶市场。与领先的多GW 级p型供应商相比,HJT产品具有平均销售价格优势。LG 和松下在它们的太阳能项目中已经能够应对这种情况,这两家公司受益于多年来积累的品牌效应和安装商置信水平。
随着GW级产能冲击市场,中国缺少便利的供应渠道以消化产出。
新HJT供应商将专注于地面/公用事业项目部分, 这再次表明,全球 EPC公司/开发商可能会在2019年签署这一类新合同。
最终的 n型产品(最为先进和性能最佳的)是基于背接触或 IBC 结构的产品, SunPower公司的东南亚工厂在此领域一统天下(除韩国试验生产线外)。没有迹象表明这一点在2019年或可预见的未来会有所改变。凭借20余年精耕细作积累的生产经验,SunPower 打造的内部知识产权 (工艺和设备工具)构成了准入壁垒。
这确保了 SunPower 的产品仍是性能最佳(STC 和高温)、业内平均销售价格最高的产品,几无技术竞争对手。SunPower 因此拥有了应用行业 (户用、工商业和公用事业)、区域性项目以及发运到内部或第三方销售渠道的选择权。考虑到这些因素以及GW级IBC可用产能(与全球数家p型组件领军公司常见的10GW数据相比),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大多数全球 EPC公司/开发商会继续被迫在其他组件技术类型中做出选择。
最后要考虑的技术类型当然是薄膜, 这项技术目前属于一家公司—First Solar。的确,太阳能行业是存在其他薄膜公司,但它们要么在产品和全球竞争力上欠佳,正在走向衰败(如Solar Frontier),要么市场信誉度或可融资性较差(例如几乎所有的中国薄膜投资都是在10多年前进行的。)
但是,排他性生产除外。First Solar成功推出了Series 6组件 (还有目前在三个国家建设的多GW级新制造厂) ,比此前提供了更多的大批量高性能产品。然而, 这并不仅仅局限于流水线上出产的产品, 还包括发运或出售给第三方开发商和 EPC公司的产品。
综合来看,与4-5年前向第三方的出货量相比,2019年,预计向第三方开发商/EPC公司的MW级出货量会增加一个量级,轻松超过4GW 大关。
First Solar的产品主要专用于公用事业项目,这有力的把First Solar推到了光伏行业的新地位,一大批新的 EPC公司/开发商将首次接触薄膜产品。一些公司曾引领公用事业项目使用薄膜组件,但在过去几年被迫依靠p型多晶组件以完成建设计划。这些公司或会重新参与进来。
对于 EPC公司和开发商来说,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简而言之,2019年,与公用事业太阳能项目相关的公司和产品类型与过去2-3 年(几乎全为72片电池p型多晶产品)是不同的。
许多公司在中国出口供应方面的经验有限, 部分新进入电池/组件生产领域的公司正尝试首次发起量产GW级产品的新流程,而其他公司 (例如晶科能源、阿特斯、晶澳太阳能和First Solar) 是深耕已久的全球 EPC公司/开发商, 它们会发布性能和可靠性更佳的新版组件。
可以这样认为,计划在2019年开发72片电池p型多晶组件公用事业太阳能项目的开发商/EPC公司应该暂停。它们应从现在开始起的三年内, 从投资回报率或二级场址估值数据的角度评估这是否是最佳选择。
虽然不想让问题复杂化, 但经验丰富的活动人士可能会问为什么没有讨论双面/半切/太阳能瓦,而原因相对简单。
目前, 这些仍然只是可选项, 并非市场上的必需品。我们并不怀疑它们的益处,但它们仅仅是现有计划 (尚未在生产中充分实施和验证) 的补充。.
双面仍然是个新奇事物而非必需品。但人们普遍不清楚产量增幅情况以及是否可以做出20-30年性能预测。虽然简单来说,额外的东西总是好的, 但对投资方和运维方来说,这和导致电站性能欠佳的因素一样,也是一项危险的声明。
如果无法预测20年以上的产能,那么如何评估一个电站的价值?如何设置运维性能比例, 如何在相对固定 (未知) 的参考期间内,在性能超预期的基础上上调付款?
要么咬紧牙关, 在供货协议(电力保障)中加入一些字斟句酌的条款,或签署相当灵活的运维合同(尤其在起初的2-3年),同时建立基准参数(很有可能全部是针对项目/环境的)。或者仅仅等待几年, 直至业内研发出如何处理太阳能组件双面吸收问题的方案。
半切组件更广为人知,差异化程度也较小,除了要从未知的公司中选择供应商外, EPC公司/开发商没有更多害怕它们的理由。直至目前, 半切太阳能电池组件设计一直是REC Solar的关注焦点: 目前尚不清楚中国行业的接受程度。中国太阳能行业是否希望把所有电池用激光切割成两半,在所有的电池/组件供应链上重新组装?这种工艺再向前可以发展出多切片电池或单电池设计,或者还有潜力开发出更为细分的产品。
PV ModuleTech 2018 为 EPC公司和开发商提供透明信息
在举办的第二年, PV ModuleTech 2018会特别关注2019/2020年期间的公用事业组件供需状况, 尤其是中国以外的所有国家/地区。
为期两天的会议会为 EPC公司和开发商们提供需要的工具,对于在未来12个月准备进入或即将进入规划/评估阶段的电站来说,这些工具可以用来比较组件供应商和产品技术。
大会还包括一个中国之外的地域性组件供货会议, 会上将阐释2019/2020年中国以外的组件需求,包括当下全球主要地区的公司和技术市场份额以及这一切会如何改变未来。
领军组件供应商们将概述产品供应状况、为确保盈利性和产品质量采取的措施以及如何满足20-30 年的性能保证。
PV ModuleTech 2018 会再次聆听领先的独立工程师、测试和检查机构、认证实验室、工厂审计员、组件材料和设备供应商们的声音。
对于业务模式取决于正确的组件类型和选择的供应商的公司(EPC公司、投资方、开发商、运维公司)来说,它们会从大会中获得很有价值的信息。
包括大会议程在内的PV ModuleTech 2019参会信息参见此处。未来数周会揭晓PV Tech团队邀请的大会发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