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玻璃作为
光伏组件的上游原料,其强度、透光率等直接决定了光伏组件的寿命和发电效率,是晶硅光伏组件生产的必备材料。光伏技术发源于欧洲,其行业发展具有全球化的特点,光伏玻璃行业属于
光伏行业的一个分支,国内光伏玻璃行业的发展与国外光伏玻璃行业的发展密不可分。2006年前由于光伏玻璃行业的进入门槛较高和市场需求量少,国内光伏玻璃产品尚未实现产业化,当时的光伏玻璃市场基本由法国圣戈班、英国皮尔金顿(后被板硝子收购)、日本旭硝子、日本板硝子四家外国公司垄断,国内光伏组件企业完全依赖进口的光伏玻璃进行生产,光伏玻璃的进口价格高达80元/㎡以上。
2006年前后,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市场需求和利润进一步扩大的带动下,国内光伏玻璃行业开始发展。到2016年前后,国内光伏玻璃行业通过十年左右的时间,从依赖进口发展到替代进口,旭硝子等国外企业纷纷退出光伏玻璃市场,圣戈班等公司只剩一些产能较小的窑炉仍在生产。
我国已成为全球很大的光伏玻璃生产国,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我国光伏玻璃出口量也迅速增长。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16年1月份我国光伏玻璃出口至日本、美国、欧洲等国际市场的数量约为12.99万吨,约占光伏玻璃生产总量的三分之一,与去年同比增长7.74%,如将以光伏组件形式出口的光伏玻璃计算在内,则出口量将远超这个比例。与此同时,2016年1月份我国光伏玻璃进口量仅为934吨。据统计,2015年全世界93%的晶硅电池组件采用中国生产的光伏玻璃。
2、光伏玻璃市场需求情况
光伏玻璃是光伏组件制造的必要原材料,与光伏组件的装机量和生产量关系密切。在光伏组件的装机量方面,2010年至2014年,全球光伏组件年装机量的复合增长率为28.2%,从2010年的17.2GW增长至2014年的46.5GW。而在同一时期,中国光伏组件年装机量的复合增长率为106.9%,从2010年的0.6GW增长至2014年的10.6GW。下图为2010年至2019年中国及世界光伏组件年安装量的统计及预测:
在光伏组件生产量方面,2010年至2014年,全球光伏组件生产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1.1%,从2010年的22.3GW增长至2014年的48.1GW。而中国同期的光伏组件生产量从2010年的10.8GW增长至2014年的34.5GW,年复合增长率为33.7%。下图为2010年至2019年中国及世界光伏组件年生产量的统计及预测:
如前文所述,随着未来几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光伏组件年产量保持持续、稳定增长,光伏玻璃的需求量也将继续增长。根据沙利文公司的报告,全球光伏玻璃行业的市场规模在2012年有所下降,但自2013年以来迅速回升,2014年市场规模达到109.74亿元人民币。未来五年,全球光伏玻璃产业的销售收入预计将增长8.9%,从2015年的118.44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66.77亿元。
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光伏玻璃产业的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增长率为8.4%,2010年的销售收入规模从57.4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79.17亿元。中国光伏玻璃行业的销售收入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增长11.5%,从2015年的人民币以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41.11亿元。
3、光伏玻璃供应情况
根据Frost&Sullivan的报告,全球光伏玻璃的产能及产量分别由2010年的10,800吨/天及202.2百万平方米,增长至2014年的18,800吨/天及375.1百万平方米,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5.0%及16.7%。预计全球光伏玻璃的产能及产量将分别由2015年的20,200吨/天及401.6百万平方米增长至2019年的27,200吨/天及544.4百万平方米,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7%及7.9%,如下图所示:
作为全球很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国及出口国,近几年来中国光伏玻璃的产能及产量增长都超过全球光伏玻璃产能及产量的增长。2010年至2014年,中国光伏玻璃产能及产量分别由5,300吨/天和99.4百万平方米增长至13.800吨/天和274.5百万平方米,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7.0%及28.9%。
2010年至2019中国光伏玻璃的历史及预期产能、产量的变动情况如下:
4、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目前,光伏玻璃行业已经形成少数规模化企业的充分竞争的格局。根据Frost&Sullivan的行业报告及各公司年报显示,中国的光伏玻璃制造企业占据全球光伏玻璃市场前五名。按光伏玻璃原片产能计算,前五大光伏玻璃生产商在2013年和2014年分别占全球光伏玻璃总产能的63.3%及65.4%。根据《2015-2016中国光伏产业年度报告》的数据,2015年前五大光伏玻璃生产企业的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到68.8%。
随着多年的发展,光伏行业经历了技术提升、价格波动、政策变动等因素的历练,目前已经逐渐形成生产区域集中和规模集中的格局,技术开发速度进入平稳期。在这种背景下,光伏玻璃生产企业一方面需要继续通过技术开发改进产品的特性,增强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提高生产效率、摊薄各项费用、降低采购成本,保证供货及时性,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因此,从行业整体规模发展的速度、产能利用率、技术发展及成本下降情况来看,一线龙头企业与二三线企业相比有明显的优势。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家补贴政策将会逐渐降低,规模小、品牌知名度差、融资能力差的中小企业将会在未来的发展中与一线龙头企业的距离越来越远,市场份额将会向规模化光伏玻璃企业进一步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