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随着标杆电价的下调以及光伏指标的缩减,大型光伏电站的扩张时代已经终结了。从2017年下半年分布式光伏的发展态势来看,扶贫电站、
工商业光伏、
家庭光伏作为分布式的三大主力,将引导中国光伏走向新的纪元。2017年中国光伏装机新增53GW,其中分布式近20GW,而家庭光伏2GW,可以看出分布式光伏的市场还是主要集中在工商业以及扶贫电站中。但是随着户用市场的觉醒,在接下来的光伏发展中又会呈现怎样的试产格局呢,一起来探讨下。
受国家照顾的光伏扶贫
“光伏指标优先建设扶贫电站”、“对于分布式扶贫电站仍执行2017年补贴标准以及标杆电价”两大政策足以证明国家在用光伏扫除贫穷方面的决心,因此扶贫电站就是2018年光伏市场的宠儿,炙手可热。其实从2017年各省市出台的各种
光伏扶贫政策来看,这两大政策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光伏扶贫是通过实践证明出它的科学性,精准到户的模式让不少困难家庭实现了增收脱贫。因此,光伏扶贫政策名正言顺,合情合理。
那么光伏扶贫的体量有多大?这块蛋糕该怎么吃呢?它的体量依靠于国家指标,蛋糕也不是谁都能吃的,只有通过政府招标的企业才能在大蛋糕中分得一口。扶贫电站会成为2018年的发力起点,引导前期的光伏发展,但是后续达到饱和并扩张乏力。
体量大的不像分布式的工商业光伏
为什么这么说工商业光伏呢?因为我们知道,每个国家对于分布式光伏的定义都不一样,我们国家要宽松的很多,因此很多较大的工商业项目也纳入到了分布式的范畴中,当然这也是国家鼓励光伏发展的一种方式。一般的工商业项目在几百kW左右,大一点的则要达到几兆瓦的级别,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她在2017年的分布式新增占比中的大比例问题。介于工业用电的高额电价,企业选择建设光伏电站的原因,大部分是想要节流开源,节省电费的同时卖电赚钱。
工商业光伏也表现出几大弊端。首先是假设环境,一些工商业光伏会因为遮挡严重或者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粉尘而不适合建设光伏电站;其次是建设成本问题,建设一个较大的光伏电站就会需要更大的成本,对于一些实力较弱,不具备贷款条件以及充足资金流的企业,即使拥有好的屋顶资源,也很难被说服安装光伏。但是工商业项目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使用,也将不断发酵,在2018年以及之后三年内都会有较好的发展。
潜力无限的家庭光伏
“小而分散,数量却多”,这应该是对户用光伏市场的最好总结了吧。中国的屋顶资源丰富但是却很分散,特别是农村屋顶资源,介于光伏安装涉及到的产权问题,家庭光伏的发展主战场还是在农村。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内安装光伏电站的家庭,平均装机容量为7kW每户,按安装量超10万户的标准来看,目前国内仅三个省,体量算下来,也仅有7GW,远不及户用市场该有的体量,因此家庭光伏市场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
随着2017年家庭光伏在各大媒体的不断曝光以及取得光荣成绩来看,家庭光伏市场已经在2017年被真正激活,因此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同时也被行业认可的的是,2018年将新增装机80万户左右,按照这个规模,市场将达到5GW以上。同时,借鉴于2017年户用市场爆发下出现的各种问题,户用光伏的标准化政策逐渐露出水面,将进一步规范户用市场,让装光伏真正成为益民利民的好事。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必将带动更大的市场效益,家庭光伏的潜力即将在2018年大范围爆发。
笑到最后的光伏储能
无论是扶贫电站、工商业电站、家庭光伏电站,随着发电侧与用电侧矛盾的不断放大,一定会在最后统一向光伏储能方向发展,当然,前提必然是电池技术的成熟已经成本的降低。随着光伏平价上网的到来,光伏电站也将成为家庭生活的标配,而智能化的能源管理必定会成为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