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围绕中央确定的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目标任务,脱贫攻坚继续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
打通“最后一公里”
2017年,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重要成果是摸准了全国贫困底数。
2014年,全国曾组织80多万名工作人员进村入户开展贫困识别。对贫困村,按照“一高一低一没有”(贫困发生率高于全省贫困发生率一倍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0%、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标准,“村申请、乡镇审核、县审定”的程序,“一公示一公告”(乡镇审核后公示,县审定后公告)的要求进行识别。对贫困户,按照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综合考虑“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情况,采取“农户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逐级审核”的程序和“两公示一公告”(村里民主评议后公示,乡镇审核后公示,县里复审后公告)的要求进行识别。全国共识别12.8万个贫困村,2948万贫困户、8962万贫困人口,基本摸清了我国贫困人口分布、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信息,建立起了全国统一的扶贫开发信息系统。
为确保信息精准,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全国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补录贫困人口807万,剔除识别不准人口929万。
仍然是为了确保信息精准无误,2017年2月份,国务院扶贫办组织各地对2016年脱贫真实性开展自查自纠。自查自纠的成果是,245万标注脱贫人口重新回退为贫困人口。2017年3月份至9月份,国务院扶贫办组织各地开展建档立卡动态调整,把符合标准的贫困人口以及返贫人口全部纳入。建档立卡使我国贫困人口数据第一次实现了“到村到户到人”,为中央制定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实行最严格考核制度和保证脱贫质量打下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全国强化驻村帮扶,增强基层力量。为加强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力量,中央要求,每个贫困村都要派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要有帮扶责任人,实现全覆盖。目前全国累计派出43.5万名优秀干部到贫困村和基层党组织薄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派出277.8万名干部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积极帮助群众出主意干实事,推动扶贫政策措施落地落实,打通了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
西藏林芝市巴宜区更章乡更章村参与藏鸡养殖场扶贫项目的7户贫困户,2017年户均分红10500元,藏鸡蛋供不应求。 经济日报记者 黄俊毅摄
精准聚焦“深度贫困”
2017年,我国脱贫攻坚工作进一步推向纵深。
按照中央的部署,全国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深度贫困地区为脱贫攻坚重点区域,强化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从政策制定、规划编制、资金安排和项目布局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打破瓶颈制约,推出了脱贫攻坚重大“工程包”,积极开展交通、水利、电力等扶贫行动,调整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提高中央补助标准,集中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等四类重点对象的基本住房安全问题。
2017年6月份,中央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提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短板为突破口,强化支撑保障体系,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集中力量攻关,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为做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各地按照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的工作要求,突出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劳务输出扶贫、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安排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走上护林员岗位,全国已有428个贫困县开展电商扶贫试点,旅游扶贫覆盖了2.3万个贫困村,光伏扶贫村级电站覆盖3万个以上贫困村。
近年来,财政扶贫资金大幅增加。2013年至2017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累计投入2787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2.7%;省级财政扶贫资金累计投入1825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6.9%。安排地方政府债务1200亿元,用于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金融扶贫力度明显加大,出台扶贫再贷款政策,安排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贷款3500亿元,截至2017年6月底,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3381亿元。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2017年,全国约有100个贫困县申请脱贫摘帽。目前正在按规定程序稳步推进。”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夏更生说。
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脱贫攻坚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人心,2017年减贫成效显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5年共减贫6600多万人,年均减少1300万人以上。2017年,全国减贫人数预计在1000万人以上。
2017年,先期提出申请的全国28个贫困县全部顺利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成功脱贫摘帽,为1986年国家设定贫困县31年来,首次实现贫困县数量净减少。
据夏更生透露,江西省井冈山市、河南省兰考县率先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分别于2017年2月25日、27日由省级政府批准退出贫困县序列。前不久,全国9个省份的26个贫困县也顺利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由省级政府正式批准退出。
据了解,贫困县退出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原则上,贫困县贫困发生率要降至2%以下(西部地区降至3%以下)。此外,贫困县退出还要完整履行县级提出、市级初审和省级核查公示审定等程序。在中央层面,由扶贫领导小组组织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相关力量对退出情况进行专项评估检查。对不符合条件或未完整履行退出程序的,责成相关地方核查处理。对符合退出条件的贫困县,由省级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近期通过国家专项评估检查的26个县,中部地区贫困县综合贫困发生率全部低于2%,西部地区全部低于3%,错退率全部低于2%,漏评率全部低于2%,群众认可度全部达到90%及以上,均符合退出条件。
脱贫攻坚让贫困地区面貌发生巨大改变,目前,贫困地区自然村通电接近全覆盖,通电话比重达到98.2%,道路硬化达到77.9%;在自然村上幼儿园和上小学的农村孩子分别达到79.7%和84.9%;拥有合法行医证医生的行政村达90.4%,自然村有卫生站的达91.4%。这些比率均较5年以前有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