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合作大有可为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的石油数量不断创历史新高,占到我国石油进口的65%左右,成为我国石油进口的最主要来源。同时,我国不断加大成品油出口市场开拓力度,2016年成品油出口额达193亿美元,70%左右出口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对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成品油出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满足了这些国家快速增长的成品油需求。
具体到2016年,我国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石油进口43430.62万吨,同比增长11.9%;出口5600.76万吨,同比增长27.9%。进口天然气736亿立方米。其中管道天然气进口总额380亿立方米,全部来自于中亚国家和缅甸;液化天然气进口量355.69亿立方米,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卡塔尔和印尼。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是“一带一路”倡议在缅甸实施的先导项目,并已投产使用。中缅油气管道将来自中东地区的油气避开马六甲海峡,从缅甸经陆路直接输送到中国。目前,中国和中亚天然气管道建设打造了绵延上万公里的“能源丝路”,保证了沿线4亿人口的生活燃料供应。
中俄原油管道改变了过去中国主要靠铁路运输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历史,不仅输送量大幅提高,运输成本也大大降低。中巴经济走廊在能源领域规划了17个优先实施的项目,目前11个项目已经陆续开工建设,绝大多数项目将于2019年底前完工,届时将极大地缓解巴基斯坦国内能源短缺的现状,造福巴基斯坦广大民众。
在能源合作方面,“一带一路”还秉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利用开发清洁能源。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的,“要抓住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趋势,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致辞时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高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的绿色化水平,并共同为沿线国家的绿色、包容、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提升沿线各国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环境目标的能力。优先发展绿色能源与绿色基础设施的倡议,将会对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乃至对全球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为沿线国家人民带来显著的经济与社会福祉。
能源合作四大着力点
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达成的国际共识为契机,下一步推进能源合作应在以下方面重点着力。
一是构建有效多边融资平台,能源合作离不开金融支持。从前期勘探、采购设备、到后期以能源质押换取流动性,金融的支持贯穿了能源行业的整个流程。因此,提升国际石油合作质量和效益,优化投资节奏和资产结构,要积极探索境外投资领域、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合作方式多样化,加强能源与金融的深度合作。
二是双边和多边合作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构建双多边合作机制,以支持“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推动建立区域能源市场。在双多边的能源合作中,提高我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上的话语权,提升区域能源安全保障水平,提高区域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实现区域能源市场深度融合,促进区域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以满足各国能源消费增长需求,推动各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三是加强绿色清洁能源合作。随着新一轮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技术变革时代到来,如何进行能源转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一带一路”需要重点推进的领域,成为下一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应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规划和建设需求,适时启动一批标志性合作项目,带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咨询、设计、承包、装备、运营等企业共同走出去。以推进可再生能源产业链全面国际化发展,提升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国际竞争水平,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四是推动产业合作。在“一带一路”能源硬件的联通方面,项目很多、合作顺畅有基础。但是,设施的联通仅仅是“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的一小步。未来要深入开展产业合作,推动各国产业发展规划相互兼容、相互促进,抓好大项目建设,加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抓住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新机遇,培育新业态,保持经济增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