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能源局出台《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的指导意见》。2017-2020年,光伏共新增指标86.5GW,其中普通光伏电站指标为54.5GW,“领跑者”项目指标为每年8GW,共32GW。“领跑者”计划将进一步扩大先进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同时,也使得我国将继续成为高效组件最主要的需求国。
2017-2020光伏新增建设规模
除了大幅提升“领跑者”项目建设规模之外,能源局还提高了第三批光伏“领跑者”计划的效率门槛。单、多晶组件的转换效率分别在17.8%与17%,组件功率分别在295W和280W,对应的单、多晶电池效率分别在21%与19.5%左右。从光伏技术上看,采用常规工艺将很难达到该“领跑者”指标,必须叠加新的电池技术或组件技术。
2017第三批领跑者效率门槛
在目前众多的高效技术路线中,PERC技术及N型电池技术讨论的最为炙手可热。N型双面、HJT、IBC等N型技术在初期导入成本昂贵,且N型硅片成本较高,所以在目前的领跑者项目并不能作为首选;而PERC技术工艺与现有电池生产线兼容性高,并且PERC电池转换效率正在快速提高,预计到2018年将会超过22%,所以PERC技术也就成为了近期领跑者项目的主要选择。
PERC技术是未来3~5年内的主流电池技术,而双面PERC电池通过略微改变电池结构,在成本上与单面PERC产品相差无几。在电池正面功率达到21.5%的基础上,Hi-MO2背面受光可带来明显的功率增益,如背面发电增加10%, PERC双面综合效率达到23%以上。PERC双面组件的折算功率可达:60片330瓦(正面305瓦)、72片为396瓦(正面365瓦),这一技术势必将成为PERC组件的未来发展趋势。
PERC技术在2014年开始成熟,2015-2016年迎来了产能的暴发增长期,一线厂商如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协鑫、隆基乐叶、广东爱康、韩华Q CELLS、REC等均在积极扩产。据亚化咨询统计,2016年全球PERC电池产能已达15GW,2017年全球PERC电池产能将达30GW。随着PERC产线设备的持续完善和国产化,以及适用于PERC工艺的导电浆料和金属化技术的成熟,PERC电池产业化将迎来高峰期。
虽然目前光伏市场电池/组件呈现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严重不足。高效电池片及高效组件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PERC技术的发展超过了预期,给其他种类的晶硅电池技术带来很大的冲击,同时PERC电池具有成本优势,其成本和常规电池接近。由于市场需求过于旺盛,PERC电池供应严重不足,未来几年PERC电池与常规电池存在一定的技术溢价,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常规电池的生存危机。随着一线企业PERC产能的提升,可以预见到由于技术升级、产品换代引发的新一轮产业洗牌正在缓缓到来,在技术、资金等方面准备不足的企业面对的将是淘汰出局。
未来的几年行业的格局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掌握先进技术、拥有先进产能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不断提升。新一轮技术变革中,企业要深入认识产业变革特征,抓住核心变革点,迅速做出应对策略,将高效PERC技术成为主攻方向,在研发和生产层面对技术和量产进行开发和储备,力争在新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实现产线快速转型升级,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引领者。未来的几年,行业的格局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掌握先进技术、拥有先进产能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会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