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已经过去两年了,两年来汉能集团进军民用市场的步伐并未因做空者而停歇。从一年前的纯太阳能电动汽车,到四个月前的发电纸、发电背包,再到两个月前与摩拜合作投放装有薄膜光伏组件的共享单车,这家做大型电站起家的清洁能源企业,正沿着“衣食住行”四大方向,向提供多种类型民用光伏产品的分布式和移动能源企业转变。
7月29日,汉能民用战略下又一款新产品——“汉瓦”问世,这是汉能旗下薄膜太阳能芯片技术与传统建材的一次融合,也意味着汉能为其薄膜产品开拓了新的应用场景——建筑行业。“汉瓦”仅仅是汉能薄膜技术“嫁接”建筑业的第一步。“我们已经连续注册汉瓦、汉纸、汉墙、汉砖,‘汉’系列将成为我们的系列品牌。”汉能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张彬表示。
2009年时,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顶着重重质疑,“一意孤行”选择了当时并不被看好的薄膜光伏技术路线。数年过去,经过一系列海外并购、技术整合、研发攻关,汉能旗下薄膜产品在转化率等关键技术指标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基于该技术的民用光伏产品具备经济性。随着多款产品问世和新应用领域的拓展,汉能的薄膜技术由最初的投入期,逐渐进入到“收获期”。
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发布新产品“汉瓦”
薄膜太阳能技术“嫁接”传统行业
与晶硅相比,薄膜电池具有轻、薄、柔及弱光发电等独特优势,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分布式发电场景,如汽车、船舶、建筑一体化、无人机、可穿戴设备、户外运动等等。
“汉瓦”是汉能薄膜太阳能技术在建筑行业的一次创新性应用。7月29日,汉能集团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了3000人规模的盛大新品上市发布会,李河君亲自站台,为新产品做讲解。
“汉瓦”将轻薄、高效、柔性的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芯片通过内外双层的夹胶封装工艺,精密封装在高透光度玻璃内层中,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薄膜太阳能的高转换率特性,又能满足建筑的整体性和审美设计需求。
张彬介绍,“汉瓦”不同于以往屋顶光伏系统的“屋顶上架装太阳能板”,而是将发电装备与建材融为一体,发电设备本身即建材。相比传统瓦片,“汉瓦”具有更优异的隔热、保温、防火、防渗水、抗冰雹等性能。
新技术的应用也使传统建材品类焕发新生机。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长李秉仁在发布会上表示:“通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正在向集约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通过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式,实现了国家对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汉瓦采用多重设计提升防水性能
核心技术+轻资产模式 拓展应用领域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至今,大型电站的增长空间越来越窄,业内普遍认为民用市场、分布式和移动能源是未来发展重心。
汉能是国内较早进入民用光伏市场的企业之一,自2015年开始推出户用光伏系统,招揽了全国1200家经销商。“2015年做了不到两亿收入,卖出七千套。2016年实现三万套,将近12亿的收入,进展速度非常好。”汉能薄膜发电集团首席执行官司海健透露。
汉能薄膜发电集团副总裁曹文辉表示,汉能薄膜技术的应用主要为四个方向——衣食住行。“瓦在‘住’里头大约可以占到一半左右的份额。”曹文辉称。此外,汉能在建材领域还有其他产品会相继推出。“我们已经连续注册汉瓦、汉纸、汉墙、汉砖,‘汉’系列将成为我们的系列品牌。”张彬称。
近年来汉能推进战略转型,民用市场逐渐成为其发展重心。“我们抛弃了以前传统光伏市场的局限,现在有12个系列将近100个产品正进行开发。”司海健称。
12个系列产品同时开发并不意味着汉能将跨界如此多行业。“汉能的核心竞争力是组件和芯片,我们是掌握核心技术、提供解决方案的芯片供应商。”张彬称,“这意味着未来我们不排除任何的方式和别人合作去生产,未必自己建生产线。”例如今年4月,汉能与福耀玻璃合作研发的太阳能汽车全景天窗就亮相了上海SNEC光伏展。
对于作为核心竞争力的薄膜芯片,汉能表示仍将不断提升其技术水平。“汉瓦所用铜铟镓硒(CIGS)芯片量产转化率达17.5%,汉能今年的目标是将其提升至18.5%,并且以后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不断提升转换率。”李河君称。
用“汉瓦”铺设的屋顶
“汉能式”情怀:我们骨子里希望成为国家的名片
随着乐视资金链风波不断蔓延,情怀、梦想一类词汇也很少有人再提了。但是汉能并不讳谈情怀和梦想,情怀正是其以“汉”作为系列品牌名称的原因。
“我们骨子里希望成为国家的名片。”张彬称,“我们是民族的,也是国际化的。汉能希望发展成为像李河君主席所说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企业。”
2012年到2014年间,汉能收购了四家海外薄膜太阳能企业,一家在德国,三家在美国。李河君将这一系列海外并购称为“全球技术整合”。借助这些并购,汉能获得了大量专利储备和研发能力,并由此研发出了转化率31.6%的双结砷化镓电池,打破了世界纪录。
虽然“520”事件的影响尚未完全消弭,股票何时复牌仍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但李河君“用薄膜太阳能改变世界”的志向坚定不移。
“用不了多久,我们一定会看到,从天上的卫星、无人机,到地上的小汽车、卡车、共享单车、背包、帐篷、手机、住宅等等,所有这些载体,都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而且可以被存储、被交易、被共享,这就是移动能源时代!它的商业模式、发展规律,将会打破我们一般性的认知,能源将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李河君在发布会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