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法国工程师所罗门·德·考克斯发明了第一台利用
太阳能加热空气膨胀做功而抽水的机器,由此人类便开始将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和动力加以利用。
在中国的光伏太阳能装备制造业中,刚刚成立不到两年的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显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弟,但就是这位小弟却在世界光伏能源舞台上与业界大咖们角逐对垒,并且有望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制造企业和清洁能源提供商。
位于吕梁市文水县的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不仅拥有年产600MW太阳能电池及700MW太阳能组件的能力,更有高效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平均效率已突破18.7%的骄人战绩。今年1月,由世界环保大会组织,国际节能环保协会、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主办的“绿色低碳发展变革力峰会暨国际碳金奖2015年度盛典”上,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斩获2015年度国际碳金奖之“中国绿效企业——成长潜力奖”。
3月初,记者慕名前往。公司大门前,平整的柏油路与整齐宽大的厂房在东升的太阳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
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凭什么从诸多竞争激烈的光伏企业中脱颖而出呢?“掌门人”、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立友博士告诉记者,“光伏产业是个竞争激烈的行业,我们在建厂之时就给产品定位是高端客户市场,持续不断地通过技术的革新、生产的精益控制和最新设备的引进,保持在电池及组件产品中最优性价比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跟随公司工作人员,记者走进了大而神秘的厂房。干净、整洁、明亮的直观感受下,只能听到多条全自动化生产线上,自动化设备精准而有节奏的运转。
公司技术总监李高非告诉记者:“这是公司引进的国际最先进的串焊设备,它可以在一小时内完成1600片电磁片的焊接,依托这样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均有很大的提升。”
李高非自信地说,在这里每一块成品电池组件都会贴有一个名片大小标签。“这些标签就像我们的身份证,通过这种标签,组件产品生产过程就可追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通过这个标签都可以查找出来。”
先进的设备为企业节省了很多的人工,提高了准确性。而这只是他们向全球迈进的一个砝码。
在镀膜的生产环节,这里的控制范围是76纳米到83纳米,比同行窄了2纳米;在电池片上,印刷的金属导线宽度不到40微米,相比同行窄了5到10个微米,对太阳光的遮挡更小,得到的转化效率更高。这在众人眼里微乎其微的差异,使得这个于2014年底才开始动工的企业在2015年其产品就名扬国内外。
去年5月,晋能光伏组件功率突破270瓦,大大超出全国260瓦的平均水平。相当于领先行业水平一到两年,成功入围国家能源局光伏领跑者计划。此时,距离项目开工建设仅一年时间,产品下线刚刚半年。
现在,这里的产品从山西走向北京、上海、湖北等国内城市,再从国内走向了巴基斯坦、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巴西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