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是一种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但现时仅可应付香港整体用电需求量的约0.1%。理工大学研究发现,本港有潜力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只需活用全港四分三的楼宇天台,每年发电可达46亿多度电及减少30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团队建议政府在新建造项目引入太阳能光伏,并推行上网电价补贴政策(FIT),降低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成本。
理大研究团队在2013年至2015年间收集本港多类大数据,涉及天文台、土木工程拓展署及地政总署,并绘製本港云层覆盖率製图,发现本港一年内有四至五成日子享受阳光,云层覆盖率平衡。团队成员之一的理大土地测量及地理资讯学系助理教授黄文声表示,全港约有30多万幢楼宇,研究计算出当中23万多幢楼宇的天台适合引入太阳能光伏系统,“总面积相当于147至200个维园”。
理大倡当局推补贴增培训
黄文声表示,住宅、商业及工业楼宇中,以住宅的总太阳辐射最多,其平均可利用率最低,全港楼宇以住宅为主,其潜力是三类中最高,若能积少成多,发电总量不容忽视。而工业大厦的总太阳辐射中等,其平均可利用率最高。商业则在两者之间。
谈及技术及可行性,理大屋宇设备工程学系副教授吕琳认为,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硬体成本不贵,最贵是安装费及能源均摊成本。她表示,本港的安装成本及能源均摊成本都高于美国、德国等国家,原因包括本港技术应用发展慢、市场小、缺乏相关专业人士及安装成本过高。
吕琳建议,政府在新建造项目作第一批引入太阳能光伏系统,随着成本下降,再推广至其他楼宇。政府亦应加强培训相关的工程师及工人,并透过政策上的支持,例如FIT,补贴的金额一般取决于当时太阳能发电设施的造价及安装费用。她续说,政府可考虑开放市场,引入内地的软硬件配套,以降低其安装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