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国电能源环境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郑毅表示,光伏要想走进千家万户,首先要走进建筑师群体。建筑师关注的重点是光伏产品作为建筑材料、建筑构件的艺术表现力和材料性能,而对光伏发电效率的敏感度不会太高。
他认为,光伏行业应与建筑师充分沟通,让更多建筑设计院和更多建筑师参与进来,更深入的理解光伏产品,才能够促进光电建筑一体化的发展。
我认为,分布式光伏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政策层面,而是落地资源方面。分布式如果落实不到建筑上,可能一切都是空谈。现在有大量的投资型企业,从过去的传统地面站集中转型到分布式。但我国的优质屋面资源存量有限,有效的资源很快面临枯竭,现在看,这个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
从一个建筑师的角度看,应该说绝大多数的光伏组件产品严重缺乏工业设计,难以满足城市规划和建筑美学的一些需求,也难以获得规划部门包括业主和建筑师的认可。
目前来看,分布式这个行业是严重缺乏建筑师参与的,很多优秀的建筑师只是知道光伏这个词,但不知道光伏是什么,更不知道该如何用。
另外也可以看到,目前的光伏电站质量参差不齐,大量电站建设完以后,就面临大量的运维压力,这实际上不仅仅是工作压力,也是把风险集中压到了运维环节。
再者,现在的分布式光伏发展趋势开始多元化,在建筑外围护结构体系里,光伏产品、技术、系统全面运用的时代已经到来,不再是单一地应用。而且技术也更加精细化,在终端用户,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发电功能,对建筑涉及的工业设计、建筑美学等都融合在了一起,未来甚至可能会提升到高端市场定制化的层面。
建筑师对品质主义的理解,需要提高到对产品系统的高品质要求层面,可能不是过去简单的对发电的要求,而是附加一些工业设计美学、建筑美学的要求、产品质量的定义等等,把它们叠加起来重新定义品质主义。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其一,就是对屋面和建筑外部结构的分布式资源开发进行布局,这要前置到城市区域规划中,在建筑设计乃至于项目前期的策划阶段就要考虑。
其二,就是市场的需求布局,也要提前考虑,这样整个合理性就更高。
光伏要想走进千家万户,首先要走进建筑师群体。建筑师关注的重点是光伏产品作为建筑材料、建筑构件的艺术表现力和材料性能。作为建筑材料,保温、防水、防火、隔热等性能要求是必须的,发电将会成为部分建筑材料构件的附加特色。而对光伏发电效率的敏感度,建筑师可能不会太关注,他们更关注的是材料的表现性能。
所以,光伏群体应该与建筑师群体充分沟通,让更多传统建筑设计院和更多的建筑师参与进来,更深入的理解光伏产品和应用方向,这样才能够促进光电建筑一体化的发展。
在建筑单体的设计中,光伏行业和建筑师要密切的配合。结合建筑师的艺术创作,包括空间、功能等需求,在建筑设计中植入光伏的基因,把它们打造为浑然天成的建筑肌理。但有一点,就是要重视检测工作,建议第三方检测机构的工作前置到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提供与系统匹配的、合理安全的预验证支持,这样有助于降低技术性风险。
关于运维,建议在设计阶段增加运维专篇设计,作为预控风险的一个有效措施,这会非常有利于后期的投资风险控制。
“品质主义”不是一句口号,只有所有从业人员在功能叠加和运用上仔细思考,品质才会更有保障。我个人认为,所谓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严重的同质化和应用场景单一化导致市场空间狭窄是重要原因之一。
分布式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光伏行业的春天的到来。但现在很多企业一拥而上,恐怕会形成一股强劲的倒春寒。所以,我认为,分布式光伏与建筑师的携手,或许是避免产生倒春寒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
让我们身体力行,倡导品质主义,携手迎接一个没有倒春寒的春天。(作者为杭州国电能源环境设计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