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辞旧迎新之际,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晋能科技”)在山西文水生产基地举办了“太阳能电池及组件1.5期项目投产暨PERC产品下线仪式”。
此时,恰逢晋能科技成立三周年,而文水基地从此形成了1.3GW的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进一步壮大了晋能集团的清洁能源产业。
晋能科技在量产高效多晶组件功率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过去,单多晶组件在功率上的差异为20W左右。近年来,随着多晶技术的发展,单多晶组件功率的差异缩小到10W。”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博士介绍说,“而在不断的努力下,我们目前量产的多晶组件与常规单晶产品的功率差异已缩小到5W。”
数据显示,每年硅片技术对电池效率提升有0.1%~0.2%的贡献。杨立友还表示:“目前,晋能科技275W高效多晶组件产出比例达到50%。到2017年上半年,275W高效多晶组件产出比将超过80%;到2017年下半年,280W高效多晶组件将大批量产出。预计到2018年底,晋能科技总产能将突破3GW,全部为高效、超高效产品。”
同时,晋能科技量产平均转化效率达21.2%的首批PERC高效背钝化单晶组件顺利下线出货。这标志着晋能科技又一项尖端技术走向了应用市场。
杨立友表示:“虽然我们的量产多晶组件已经极具性价比,但高端分布式市场对组件功率有着更高的要求,我们把单晶PERC产品定位于这一细分市场。”
据了解,此次出货的PERC高效背钝化单晶组件将用于华东院天长一期1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中电建大桥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伦表示:“非常高兴在天长一期100MW渔光互补项目中与产品高效可靠的晋能科技合作,使用晋能科技的高效背钝化单晶组件,提高单位土地面积发电量。未来,我们将加强在项目开发等方面的合作交流,相信未来我们的合作将更长久稳固。”
时至今日,晋能科技已经三岁了。三年前,在山西省政府和吕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资源型产业循环发展”,山西国有企业能源改革试点企业——晋能集团投资11亿元开工建设文水光伏组件制造基地。
三年来,晋能科技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凭借业内领先的技术优势与强大的成本竞争力,在成立的短短一年时间里,晋能科技达成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目标,不仅填补了吕梁市在光伏制造领域内的空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助推吕梁市能源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2015年9月,晋能科技首批通过国家能源局“光伏领跑者”认证。2015年,晋能科技实现首个完整生产年度满产,销售超过16亿元,盈利1.44亿元,成功入围“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
2016年,晋能科技的各项经营指标比去年有了大幅提高,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扩产项目竣工投产,PERC产品下线。杨立友表示:“无论是产能规模上还是技术先进性上,我们都始终走在全球光伏制造业的前列。”
如今,这一山西最大的光伏制造基地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已提升至1.3GW,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晋中超高效异质结项目即将投产。晋能科技正在向全球光伏技术的最高峰攀登,成为推动光伏平价上网的主力军。
晋能集团董事长王启瑞表示:“晋能集团是山西省能源结构改革的排头兵企业,晋能科技是晋能集团实现‘清洁能源规模化’的重要战略部署。晋能集团重组三年来,在清洁能源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晋能科技光伏制造基地为依托,贯彻技术迭代、生产智能化、制造柔性化的智能制造战略,打造综合能源集团、实现集团的跨越式发展。”
杨立友介绍:“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技术迭代、生产智能化、制造柔性化’的战略,保持晋能科技在光伏制造领域的优势,力争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