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郴州市桂东县寨前镇,李永龙经营着一家钢管加工小作坊。这几个月,除了生意他多了件更关心的事,那便是自家屋顶上安装的3千瓦分布式光伏的发电量。
今年3月,得益于国家光伏扶贫政策,李永龙成了桂东县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第一人。“发的电不仅能自用,余下的还能上网卖钱,这样的好事上哪找。”尝到扶贫甜头的李永龙目前最乐于与人分享的便是自己的“卖电经”。
精准扶贫2017年全面实现贫困村电网升级
地处罗霄山脉南端的桂东县,是一座典型的山区小城,境内群山环绕、树木葱茏、层峦叠嶂。虽然风景如画,但也成了阻碍桂东经济发展的天然屏障。
8月4日一早,记者从郴州市出发,驱车赶往桂东,一路“遭遇着”猝不及防的上坡、下坡及连续90度急转弯,本不远的距离却因盘山道而行进了4个小时。
桂东县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全县156个行政村中有74个为贫困村。郴州供电公司办公室副主任谭杰告诉记者,随着精准扶贫主张的提出及光伏扶贫政策的陆续出台,革命老区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李永龙看准时机,于今年3月筹借3万元,率先购买了24块光伏发电板安装到了自家的屋顶上。“我的光伏板一天能发20多度电,现在已经发了快1300度了,自用600度,其余700度电全上网,一年下来能挣3000多块钱,8年左右就能收回成本。”站在3层楼高的屋顶上,李永龙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而且我的是薄膜发电,比多晶硅的耐用,能用20年呢。”说起光伏的运行情况,他俨然成了“专业人士”。不过,问及当初是否心有顾虑时,他也略有迟疑道,“当时最怕的就是上不了网”。可让他意外的是,从申请并网到安装设备,寨前供电所仅用了7、8天的时间,“而且还都是免费的。”
“在光伏扶贫项目上,我们保证全县将实施无障碍接入,并且光伏项目所发电量将按政策全额收购。”寨前供电所所长罗毅军向记者介绍着供电公司服务光伏项目并网的宗旨。而这仅是电力精准扶贫提供优质服务的一个缩影。
“我承诺,用红军军规严于律己,干事干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为革命老区电力事业尽职尽责,扬红军精神,送红色电力进千家万户。”身处红色革命老区的桂东县供电公司许下“红色供电”承诺,力争打造“红色电力”服务品牌。
“我们计划到2017年底完成全县74个贫困村的电网改造升级任务。同时计划投入2.3亿元,力争‘十三五’期间完成全县农网改造升级任务。”根据桂东县供电分公司党总支书记胡昭发的介绍,农网改造全部完成后,全县供电可靠性将大大提高,老百姓的用电需求将得到根本满足。
户户通电人人有权享受社会进步的福利
“有电真好,亮晶晶的。”采访中,一辈子生活在大山深处的一对年迈夫妇,尚不清楚何谓“户户通电”工程,但却是“户户通电”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并真切体会着通电后带来的生活新变化。
离开寨前镇到达沙田镇,已是下午4时许,天色渐黑。在沙田供电所所长王章敏的引路下,记者一行前往位于大山深处的开山村桃洞组和南麻山组,回访“户户通电”工程。
2006年6月,为解决全县17个乡镇628户,涉及1311人的无电户用电问题,桂东县供电分公司启动了“户户通电”工程。沙田镇境内因一半为偏僻山区,无电户又多散居在深山里,致使开展“户户通电”工程异常艰苦。
记者乘车在公路上行驶约半小时,转进了一条崎岖的山间小路。这条被王章敏笑称的“机公路”(只能拖拉机走的路),汽车只能以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颠簸前行。而相较于2006年进行“户户通电”架线施工时这里还没有路,情况已好了太多。“当年,山道难行,电力员工们就利用竹子、树木架设简易通道;没有道路,队员们就用人力扛、用马驮,硬是一步步把700公斤重的电杆一根根挪进了大山。”王章敏至今记忆犹新。
汽车行驶了1个多小时,终于抵达了南麻山组。通往南麻山组的是一条1米多宽、1.5米高、近300米长的狭长隧道。由于已是夜晚,隧道内漆黑一片。正当记者准备走进去时,两只蝙蝠突然从洞口飞扑出来。惊魂未定之际,记者身后的南麻山组的村民却泰然自若地打开手电筒大踏步地走了进去。对于南麻山组的13户人家来说,这条略显“恐怖”的隧道是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已经走了几十年。“通了电,这13户人家就又多了一条可以了解社会的渠道。”胡昭发表示,而这也是“户户通电”工程真正的意义。
为实现山里居民“户户通电”,需要建设人员翻山越岭、人背肩扛,需要投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架设十几基铁塔,而一年下来收不回100元的电费,这样做值得吗?采访中,面对记者的质疑,胡昭发只说这不是钱的事,“人人都有权利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福利。”
采访回程时天已全黑,深处山中倍感清冷、孤寂。沟壑纵横间亮着的点点灯光犹如天上坠落的星星,格外明亮。“有电真好,亮晶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