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伏网 » 太阳能企业 » 正文

太阳能企业成国际资本市场新明星 皇明动身赶考

日期:2008-10-06    来源:三联竞争力  作者:三联竞争力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2008
10/06
10:1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太阳能 国际 资本市场 太阳能企业

  太阳火了,光伏产业火了,火到近乎疯狂。不仅在中国火,在美国更火,其热度丝毫不亚于8年前的互联网。截至2007年底,中国竟然已经有10家太阳能企业在海外成功上市,总市值已经达到250亿美元。

  与当年亚信不同,这一次带领兄弟们冲纽交所与纳斯达克的是施正荣和他的无锡尚德。在他一个人的示范下,先后又有7家太阳能企业在纽交所和纳斯达克上市,他们分别是:CSI阿特斯、常州天合、江苏林洋、河北晶澳、天威英利、南京中电、江西赛维。

  此外,还有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浙江昱辉和江阴浚鑫。

  国际资本市场的新明星

  无锡尚德:成立于2001年,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产能扩张了12倍。2002年还处于亏损状态,2004年净利润已经达到1845万美元,2005年12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即融资4亿美元,同时其领军人物施正荣成为当年度中国首富,一把火炒热了太阳能行业。

  2007年底,尚德电力完成产量360兆瓦,预计销售量在363兆瓦-365兆瓦之间,形成540兆瓦生产能力,收入为13.48亿美元,净利润为2.01亿美元,增幅分别为125.1%和89.6%,公司市值也突破100亿美元。施正荣也与百度CEO李彦宏一样,成为凭借新技术创富的新一代财富榜样。

  CSI阿特斯:成立于2001年,2006年11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募集资金达1.078亿美元。此前CSI阿特斯已经获得了英国汇丰基金和日本集富亚洲的两次现金投资,分别达到775万和400万美元。

  2007年CSI阿特斯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突破3亿美元,同比大增344%。今年2月,CSI阿特斯公司已完成常熟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建设投产工作。一期设计产能为每年200兆瓦,年产值将达7亿美元。

  常州天合:成立于1998年,2005年4月吸引了美林和麦顿的3000万美元投资,并于12月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募集了9805万美元。2007年第四季度常州天合光能净收益较去年同期增长三倍,至1600万美元。同时以过去三年取得27542.27%的惊人增长率,被世界五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德勤(Deloitte)纳入2007年中国高科技、高增长50强排行榜,且居榜首。

  江苏林洋:成立于2004年,2006年先后两次共获得来自花旗银行、GOOD ENERGIES、联想弘毅和联想投资5300万美元的投资。2006年12月在纳斯达克上市,募集资金超过1.5亿美元。2007年底,一条“即将启动多晶硅薄膜生产线”的消息,曾经让江苏林洋的股价在5个交易日内翻番。

  河北晶澳:成立于2005年,2007年2月在美国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交易,融资2亿美元。2007年第四财季净盈利从上年同期的1010万美元增至1350万美元。2007年底,晶澳公司太阳能电池生产线将达到225兆瓦的生产能力。

  天威英利:成立于1998年,2007年6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融资额为3.19亿美元。2007年天威英利实现收入5.57亿美元、净利0.69亿美元、出货量142.5MW,同比分别增长147.7%、122.46%、159%。

  南京中电:前身是1990年成立的江苏中电设备制造公司,2003年改制而成。2007年5月南京中电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9350万美元。其SE高效太阳能电池平均转化效率达17.5%。2007年9月,因为未能披露原材料短缺遭遇的困难,南京中电在美国遭遇集体诉讼。

  江西赛维:2007年6月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4.69亿美元,成为自2004年以来在美国融资金额最高的国内企业。早在2006年,江西赛维已经接受了超过1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包括鼎晖、集富亚洲等)。2007年江西赛维年产量达到420兆瓦。2007年第四季度,江西赛维收入为1.928亿美元,环比上升21.4%;毛利为5800万美元,环比上升18.6%。第四季度的净收入为492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44美元,而2007年第三季度净收益为4160万美元,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37美元。

  浙江昱辉:成立于2004年,2006年8月浙江昱辉在伦敦交易所创业板市场挂牌,募集了5000万美元。2008年1月,昱辉阳光又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共发行100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ADR),筹资规模达1.3亿美元。这次IPO之后,公司单、多晶硅片产能将从目前的300多兆瓦扩大至645兆瓦。2007年前三个季度实现营运利润2550万美元,同比增长59.38%;营收收入1.53亿美元,同比增长193%。2006年全年营收8444万美元,是2005年(510万美元)的16.5倍。

  江阴浚鑫:创立于2005年,总投资2500万美元,年产能达到25兆瓦太阳能电池片和20兆瓦太阳能电池组件。2007年7月,江阴浚鑫科技有限公司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创业板(AIM)市场成功挂牌上市,发行逾2500万股票,融资3050万英镑(近5亿元人民币),股票市值超过2.2亿美元。

[page_break]

  产业链隐忧

  光伏产业突然发飚,赶考般上市,当然值得欣喜,经过2007年的

  扩张,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的地位迅速提高。据Solarbuzz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7年全球太阳能电池片产量为3436MW,同比增长56%(2006年为2204MW)。其中日系厂商的市场份额由2006年的39%下降到了2007年的26%,相比之下,中国厂商的市场份额却由2006年的20%迅速提升到了2007年的35%,表现尤为突出。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比较成熟的技术,其应用的市场障碍主要是成本过高以及硅材料的短缺,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仍在4-6元/千瓦时左右,与商业化应用还有相当的距离。

  这是我们欣喜之余,更值得担心的地方。

  事实上,隐忧还不止于此。

 产业隐忧

  在海外上市的10家光伏企业中,涉及硅料生产的仅一家,而且涉及的只是半导体材料再回收,并非硅料工业晶硅生产;仅有4家企业涉及硅片生产,太阳电池和组件环节各8家,应用系统环节涉及6家。

  除了原料上的集体受困,身为高科技产业代表的中国光伏企业似乎又在走制造业的老路,在产业链上更像是制造环节,被不少专家斥为“在给外国人打工”!

  这话很刺耳,但不无道理。因为中国的光伏产业“两头在外”,所谓两头在外,就是原材料与市场都备受国际市场的制约。

  从原料上来看,中国光伏企业的多晶硅在自主供货方面存在着严重缺口,95%以上依靠进口,原料牢牢把握在美、日、德等国手中。

  2005年中国光伏产业对多晶硅的需求量为2691吨,而2005年中国多晶硅的产量只有60吨,即使全部供应光伏产业,也仅占市场需求的2.6%,对国外原材料的依赖使中国失去了原材料市场的主动性。致使国外原材料厂商形成了限产和价格同盟。

  据Solarworld资料,2007年全球太阳能多晶硅产量为2.7万吨左右,同比增长15%左右,增速远低于太阳能电池片产量56%的增长。受此影响,全球多晶硅原料供应异常紧张,价格出现大幅飙升,现货市场价格涨到400美元/公斤以上,这直接使中国企业的利润遭到严重挤压,各大公司的利润增长不过是扩大产能的结果。

  从需求市场来看,中国光伏企业的产品95%以上出口国外,主要市场分布在南欧一带,其中德国是最大的买家。可以说,中国太阳能光伏市场几乎全靠千里之外的德国市场来支撑,德国是全球光伏系统的第一大市场,2007年新增1328MW,同比增长38%,占全球光伏系统新增容量的47%。

  但根据德国的产业政策,到2007年底,德国所需光伏电池和组件就有90%来自本国企业,这个比例还会进一步扩大。仅此一项变化,就直接波及中国多家光伏企业。

  事实上,如果不是西班牙和美国市场后来迅速赶上,几乎完全同质化的中国光伏产业刚起步就将遭遇大洗牌的命运。

  去掉两头之后,中国光伏企业的主要生产方式不得不局限于进口多晶硅原料,然后硅片切割、太阳能电池片生产、把电池片组装成“太阳能电池组件”,最后再制成成品出口。

  在行业分工中,这些都是附加值低、能耗高的环节。

  但即便如此,我国不少地方依然一哄而上,竞相提出建设太阳能基地的产业构想,比如湖北武汉、山东日照、河北保定等。长江三角更是一夜之间浮出众多光伏企业群落。

  多晶硅原料生产投资更是几近疯狂,比如南玻集团、江苏大全集团、通威集团、天威英利、爱信硅科技、亚洲硅业、江苏阳光等,都纷纷腾出手来,想在这里捞一把。

  利润挤压

  从原料金属硅到具有实用价值的太阳能发电系统,光伏产业大致由四个环节构成,四个环节相扣,组成整条产业链。

  在太阳能发电的产业链中,中国恰恰缺失了开头的提纯技术和收尾的市场普及这最关键的两个大头。

  太阳能极高纯多晶硅原料生产制造过程因为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高耗能、回收周期长,目前基本上被国际上几大厂家垄断。

  由于太阳能电池产能扩张,上游多晶硅原料供不应求,价格从2002年的10美元/公斤,到2005年的66美元/公斤,到2007年的300美元/公斤,而2008年市场现货价格甚至高达450美元/公斤。

  由于硅片在太阳能电池中的成本已经占到了70%,而且太阳能电池成品的价格因为竞争激烈,无法做相应的提价,因此中国太阳能企业利润也受到极大冲击。

  从2004年起,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的利润率已从高点开始下滑。以无锡尚德为例,其2005-2007年的毛利率分别约30%,25%,20%。

  里昂证券亚洲公司CLSA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2005~2010年间,全球光伏产业的平均税前利润率约为20%~25%,其中多晶硅原料的税前利润率约为35%~50%,远高于硅片、电池片及组件等中下游环节的税前利润率10%~ 15%。而权威的光伏杂志《PHOTOInternational》的资料则显示,由于多晶硅原材料大规模国产化的技术有待突破,大部分中国光伏企业利润不到10%。而全球第三大高纯硅加工公司瓦克化学2006年的多晶硅销售额增加了13%,其利润则大涨了31%。

突围之道

  在上游多晶硅不足与下游产能扩充,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中国光伏制造业必须突围。

  突围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以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替代产品迅速发展。

  非晶硅对多晶硅的依赖不到一般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1%,其薄膜转换效率目前为6%左右,行业平均初始成本为每瓦1.2美元。

  另外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超薄特性和透明特性又给它带来了额外的产业链价值,比如用以制成建筑整合太阳光电系统(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

  目前,包括夏普、尚德等诸多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厂正大举进入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典型如无锡尚德在上海的薄膜太阳能电池制造厂已经在2007年中旬开始动工,计划2009年薄膜产能可达50MW。夏普斥资超过100亿日元,扩产薄膜太阳能电池产能12倍,计划由2007年产能仅15MWp扩增至2008年的200MWp。南通强生投资2500万美元从美国引进的25MW非晶硅太阳能薄膜电池生产线已于2008年1月投产,计划3年内达到500MW产能。天津津能投资公司与美国联合太阳能公司日前在津签署合资合同,共同投资建设年产25兆瓦柔性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

  另外目前台湾地区也有大量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包括取得美国Chronar技术的大丰能源、与日本真空(Ulvac )技术合作的联相(属联电集团)、与NanoPV技术合作的威奈联合、与EPV技术合作的鑫笙及近期宣布投入薄膜太阳能领域的绿能(属大同集团),等等。

  除了替代原材料的努力,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还有一个重大命题需要突破,即一体化,还是专业化。也就是说做通整个产业链,还是集中于一个环节。

[page_break]

  中国的光伏企业目前主要集中于三大块:硅原料,核心企业是洛阳中硅和新光硅业;硅棒和硅片,核心企业是浙江昱辉、LDK、扬州顺大和常州天合;电池片,核心企业包括无锡尚德、天威英利和中电光伏。

  在未来的产业规划中,各家企业的规划各有侧重,商业模式各有不同。

  因为原料多晶硅的价格一再高涨,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模式目前正越来越倾向于“一体化”了,能延伸到原料多晶硅的,都使劲往前延伸。

  当然,这种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受投资者的偏爱所致。

  常州天合于2006年12月18日以每股18.5美元上市。第二天,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也在美国上市,每股价格是13美元。一年以后,常州天合的股价在50美元以上,而江苏林洋的股价还在发行价附近。造成股价差别如此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江苏林洋是“专业化”的,而常州天合是“一体化”,涉及到了原料多晶硅而已。

  江苏林洋必须从其它原料多晶硅厂商那里进货,然后再组装成太阳能发电系统,所以利润空间相对较小。同时还受到原料多晶硅市场供应短缺的制约,一旦原料多晶硅供应紧张,就可能无法开工。

  相比之下,常州天合拥有单晶棒、硅片、光伏组件、光伏电站、逆变器等全套产业链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能力,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里少数的垂直一体化公司。这一整套垂直工序都由自己公司做,能较好保证各生产环节的原材料供应,也能降低原材料的进货价格风险。

  在投资者偏好的推动下,中国光伏企业纷纷着力向垂直一体化转型,但这未必是长久之道,也不应该成为一个产业的共同选择。

皇明动身赶考

  同炙手可热的光伏企业海外上市军团相比,太阳能光热企业近几年在资本市场显得略为沉寂。

  作为太阳能产业的一面旗帜,太阳能光热企业龙头皇明,面对这出热闹融资大戏,却表现得非常冷静,把自己的上市计划一拖再拖。直到2008年3月,才有正式消息传出,皇明将在年底登陆A股市场。

  该时点距离2005年12月无锡尚德在纽约交易所成功上市名动天下的那一刻,已经晚了整整三年。

  表面激情澎湃的董事长黄鸣,其实在经营上非常务实,对于皇明的屡屡推迟上市,黄鸣没有详细地解释过,但仅从媒体披露的部分数据来看,皇明集团目前固定资产约为8亿元、年销售收入约为15亿元,2006年仅在德州就上税7682万元,显然跟众多初生的光伏企业相比不太缺钱。

  从历史经验看,皇明似乎也能找到不必急于上市的理由。

  皇明以太阳能热水器和真空管起家,这两项业务至今仍是皇明集团的主业。过去十几年来,皇明不仅率先开发出成熟的太阳能热水器和真空管产品,更在多方游说下,成功确立了中国的太阳能热水器与真空管标准。

  众所周知,成为标准的制订者,就意味着一家公司站到了产业的最高端,这一点,黄鸣相当聪明,也是他对外显得激情澎湃的直接原因。

  凭借技术与标准的双重优势,皇明硬是把我国的太阳能热水器率先实现商业化,也是我国太阳能利用中应用最广泛、产业化最迅速的一个领域,一炮打响,成为中国太阳能行业唯一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的三冠王,品牌价值达51亿元,甚至名列国产家电品牌第5强。

  在这一炮的基础上,皇明太阳能集团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和真空管制造基地,2005年皇明集团一家就推广了近200万平方米的太阳能热水器,相当于整个欧盟的总和,比北美的两倍还多。

  不仅如此,皇鸣面对的市场还在不断扩大,十足的朝阳产业。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累计安装量将达到1.5亿平方米。

  但事实上,市场的机会越大,挑战老大的机会就越大。

  黄鸣似乎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2008年1月,皇鸣一改往日的自力更生,与鼎晖国际投资公司、美国高盛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协议。

  根据合作协议,两大投资机构首批将向皇明集团注入资金1亿美元,支持太阳能产业发展并积极推动皇明集团的上市工作。拿到巨额资本之后,黄鸣下一步如何做大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根据多方渠道的了解,

  目前皇明已经投资和即将投资的项目有8个,其中温屏玻璃工业园项目,投资3亿元,主要以生产保温玻璃为主,已于2006年底前完工,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已经投产。

  同时,皇明集团投资10亿元、年设计产值100亿元以上的“国际环保节能示范区”项目已经启动,该项目覆盖了各类太阳能一体化建筑、太阳能产区、太阳能检测中心、中国可再生能源大学、太阳能光电应用、太阳能博物?科技馆等。

  其中,太阳能博物?科技馆是目前唯一一座太阳能博物馆,在皇明10周年庆典上正式开馆。

  答案不言自明,做太阳能热水器起家的皇鸣,正以太阳能为中心,向周围产业辐射。其“国际环保节能示范区”更是将皇鸣从太阳能厂商一步过渡到房地产开发领域。

  而要完成这样高资本消耗的项目,仅凭从高盛与鼎辉融来的1亿美元还不够,皇明还必须亲自登陆资本市场,面向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在资本路线选择上,皇明与众多泥多佛大的企业不同,它选择了国内A股市场。当然,理由很简单,皇明集团的市场主要在国内,在A股上市会获得更高市盈率和更高的知名度。而海外市场普遍缺乏对中国市场的感性认识和深刻理解

  据很多专家预计,皇明一旦上市,其市场有可能一举突破400亿元。这将是皇鸣与中国太阳能产业的一个里程碑,但远不是终点。

  仅在中国,仅在太阳能热水器领域,皇明就有4000多个对手,其进入的房地产、路灯、博物馆等领域,也同样强敌环伺。

  在产业整合的道路上,皇明先发能否先至,还是个未知数。

返回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首页

光伏资讯一手掌握,关注国际能源网 " 光伏头条 "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