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伏网 » 电站零部件 » 正文

太空没有BAT

日期:2018-12-27    来源:投中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2018
12/27
11:1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太阳能板 太阳能技术 电站零部件 电站零部件

  报道:第一梯队中的一些创业公司估值已超过30亿人民币。
 
  北京南五环外的亦庄,是“中国马斯克”们的聚集地。
 
  这里不仅有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还是民营火箭企业的大本营:零壹空间、蓝箭航天、星际荣耀、星河动力等多家民营火箭公司均分布于此。
 
  “远离航天行业”,这是投资圈很长时间里的常识。这源于传统火箭行业给人的印象:眨眼就能蒸发掉的巨额财富、军事属性带来的封闭体系……
 
  然而,2018年,庞大的资金却疯狂涌入商业火箭赛道,入场者包括经纬、华创、高榕、晨兴、IDG、顺为、源码、险峰、元航资本、复兴、赛富等多家知名基金。此前,大批地方政府基金和产业资本早已布局。
 
  粗略统计,国内民营航天赛道中大约已经累积了百亿资本,民营火箭加上卫星公司的数量已经接近50家,第一梯队中的一些创业公司估值已超过30亿人民币。
 
  目前几家民营火箭公司部分融资情况
 
  当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流量红利渐尽,模式创新留下一地鸡毛,硬科技投资却形成鲜明对比,开始更多进入投资人的视野。民营商业火箭更是在军民融合的大势下走下神坛,成为新科技赛道的投资热点。
 
  “这是个尚未被定义、需求大于供给的市场,就像是在道路上尽是马车的20世纪初,让人们认识汽车世界。”华创资本合伙人熊伟铭告诉投中网。
 
  在这个尚未被充分开垦的高门槛行业,BAT等互联网巨头还未涉足,而更多的财务投资人正处于“跃跃欲试,但不知如何下口”的状态。
 
  3年来,这个行业里充斥着跌宕起伏:有创业公司在2年内拿了7轮融资,累计投资金额高达近10亿人民币;有创业公司一年多里换了多个CTO,最终其CTO带着团队自立门户,成了竞争对手……
 
  有投资人认为,相比互联网模式创新,投入10亿人民币就能见到发射的火箭投资并不烧钱;有投资人断言,对民营火箭的投资“已到时间”,其发展进程可能将比自动驾驶还快;不过,也有投资人称,这个行业未来10年内都不会有大规模商业化的可能性。
 
  新一轮“下海”
 
  “军民领域的改革开放要开始了。”三年前的这一预判,让舒畅兴奋不已,也自此让他改变了职业选择。
 
  2015年3月,舒畅无意间在新闻中看到,国家领导人提及,希望把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个本科毕业于北航飞机设计专业、从事了5年投资的投资人,立即敏锐地意识到这背后的潜在机遇:国内民营航天或将迎来发展时机。
 
  一个月后,舒畅从联想战略投资部离职,随后成立民营火箭公司零壹空间。当时,整个资本市场对民营火箭的理解尚处于空白,想要融资的舒畅处处碰壁,最终从前同事何文创立的春晓资本等处融来了逾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开启了民营火箭之旅。目前,零壹空间已累计完成四轮融资,融资总额近8亿元。
 
  同一年,张昌武、王建蒙以及吴树范也看到了同样的火箭市场机遇,共同成立了蓝箭航天。公开资料显示,张昌武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就职于汇丰银行和西班牙桑坦德银行;王建蒙曾是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的高级工程师,在航天领域有超过40年的工作经验;吴树范则在欧洲航天局工作了15年。
 
  令人意外的是,最先付诸民营火箭实践的创业者中,非纯技术出身数量竟是不少。无论是舒畅还是张昌武,皆非“正统血液”。此后,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进入。
 
  例如,2016年10月创立星际荣耀的毛洪涛是航天体系内的专家;2017年成立的星途探索,四位联合创始人梁建军、赵新强、李其畅和陈景鹏均曾在军方科研院所工作;2018年成立的星河动力,两位联合创始人刘百奇、刘建设均有15年以上的航天从业经历。
 
  这也不难理解。
 
  对比大洋彼岸的美国,国内火箭行业的坚冰消融晚了近14年。2002年前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航天计划因种种原因停滞不前,官僚主义、铺张浪费等负面消息让人们开始对这个庞大的组织产生质疑。为了推进航天技术的发展,NASA开始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航天技术,美国最大的民营火箭公司Space X在这一年诞生。
 
  反观国内,多项战略提出后,国内商业航天进入全面解冻阶段,中国航天体系因此开启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才流动。2017年,国家正式密集出台多项军民融合政策。当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中提出31项具体要求,其中第19项为“加强太空领域统筹”,内容包括探索研究开放共享的航天测控系统建设等,第22项为“发展典型军民融合产业,积极引导支持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等。
 
  对于渴望探索太空的年轻航天人才来说,这是近几十年里第一次有机会摆脱古板陈旧的国有体系的限制,走出“象牙之塔”,到外面的世界去开疆扩土。更加“时髦”的民营火箭公司,用股票期权、快速决策和扁平化的公司结构吸引来了大批野心勃勃的工程师。
 
  毛洪涛是出走的大佬级技术精英之一,他是中国航天史上最年轻的总指挥之一。2016年10月,他和另外两位合伙人共同创立了星际荣耀。2017年8月,公司开始正式运营。目前,其团队中有超过30位副主任设计师级别以上的技术专家,包括3个总指挥,5个总师或副总师。
 
  因为创始团队的华丽背景,这家民营火箭公司从创立初始就受到资本疯狂追捧,包括中信产业基金、经纬、顺为等均是其资方。据星际荣耀方面透露,公司在成立两年内共获得7轮融资,目前累计融资金额已接近10亿人民币。2019年上半年公司还将完成新一轮融资。
 
  看到寒冰消融,2017年12月,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与发展中心工作了近15年的刘百奇也决定出走。和他一起的,还有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四院和六院的二十余位一线工程技术人员。2018年2月,星河动力成立。目前,其团队中有超过20位副主任设计师以上技术专家,包括1名总指挥和2名总师。
 
  “我们当时主要觉得,这事情值得做,而且可以做得更快、更好。”星河动力创始合伙人兼副总裁夏东坤向投中网表示。
 
  至此,国内民营航天行业已经热闹非常。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下半年,国内民营火箭公司的数量已经超过10家。
 
  百亿资本逐鹿
 
  相比国家队,民营火箭公司的定位很清晰:“作为商业公司,生产出低成本的卫星发射装置。”而它们需要依靠的东西只有两样:巨额资金和技术。
 
  在美国,民营商业航天并不缺乏资金,因为有“超级梦想”的民间太空明星多数自身就是超级富豪:SpaceX创始人马斯克通过多次创业,年纪轻轻就成了亿万富翁;另一家民营火箭巨头蓝色起源(Blue Origin)的创始人是亚马逊CEO贝索斯,其身家如今已超过千亿美元。
 
  当美国最大的两家民营火箭公司都站在超级富豪的肩膀上获得成功时,白手起家的“中国马斯克们”却需要先解决粮草问题。
 
  “相比互联网模式创新,火箭研发没有想象中烧钱。”几位中国民营火箭创始人的意见很一致。张昌武透露,研制中型液体火箭的成本约为20亿元。夏东坤则称,不算人员成本,通过自制关键部件,其一枚固体运载火箭的研发大概需要1亿到2亿人民币,液体火箭则大概需要10亿人民币。
 
  对民营火箭行业最敏感的是产业投资人和地方政府基金:率先押注蓝箭航天的资本中,包括陕西高端装备制造基金、西高投、湖州市军民融合专项基金等;而最早支持的零壹空间的资本大佬中,也不乏老牌航天院校哈工大、民营资本正轩投资以及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招商局创投等。
 
  “在民营航天这件事上,地方政府基金和产业投资人的反应速度比财务投资人快多了。”熊伟铭称。在他看来,产业投资人之所以敢于下注,是因为对航天等制造业有深入认识,知道产品研制的规律。而地方政府的诉求,则是“培育上下游产业,打造商业航天的生态。”
 
  相比地方政府基金和产业基金的快速跟进,财务投资人们则显得有些后知后觉。“大部分财务投资人其实看不懂民营火箭行业。我刚开始创业时,投资圈里几乎没人能说清楚一发火箭到底多少钱,今天这个行业里也只有百十人能把这个问题说清楚。”2018年上半年接受投中网采访时,舒畅曾如此表示。
 
  不过,中国民营航天在2018年取得了不少进展,这改变了资本的看法。2018年上半年,星际荣耀和零壹空间成功发射2枚亚轨道火箭;2018年10月,蓝箭航天的首枚民营入轨火箭“朱雀一号”虽在发射过程中出现异常,但价值依然得到了肯定;2018年末,星际荣耀、星河动力分别成功试车了自研的大直径固体发动机。
 
  这一年,国内卫星发射的数量也创下纪录:天仪研究院完成5次发射任务,卫星发射数达11颗;九天微星完成“瓢虫”系列卫星发射。
 
  财务投资人们突然意识到,民营火箭的商业化落地可能比想象中更快,这成了他们快速入场的动力。2018年2月,元航资本投资星河动力的天使轮,因为后者的技术团队是“民营航天企业中最完整的。”元航资本合伙人王新河称。
 
  相对而言,熊伟铭则有着不同的思路。2018年8月,在和多家公司聊完后,他选择了蓝箭航天,因为认为后者的“资本效率最高”。在他的概念里,资本效率主要指公司融资后的资金用途。“有的公司融资几亿后,就搁在账上做理财,也有公司用来买楼,只有蓝箭将其变成了组装厂房和试射台。这些资产不像被扔到河里的共享单车,具有增长价值。即使最终火箭没有成功,发动机也不太灵,公司至少可以出租试射台,一次出租还能收回几百万。”熊伟铭表示。
 
  他坦承,2017年曾因美国市场的热闹关注过民营火箭赛道,但当时觉得其离商业化还比较遥远。到2018年再看时,这个行业的政策转变、商业进展都让其感觉已经到了该入场的时机。
 
  用吉利的成本打造火箭法拉利
 
  “你可以拥有一辆很便宜很稳定的汽车,这个规则也同样适用于火箭。”马斯克曾如此形容民营火箭的成本变革。
 
  2015年,舒畅刚开始创业时,曾在清华见过一次前来演讲的马斯克。这个致力于将SpaceX发射费用降低到商业航天发射市场1/10的钢铁侠,分享了自己造火箭的心路历程。
 
  在他看来,过去几十年,全球火箭技术其实并没有突飞猛进。“国家队”之间少有竞争,它们发射的火箭性能极佳,却造价高昂,和法拉利一样又贵又好。但其实,对部分客户来说,便宜一点的本田雅阁或就能够满足需求。
 
  相比“国家队”在发射火箭时为了确保成功率的不计成本,民营火箭公司对降低火箭成本有着天然的动力。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有庞大的政府拨款,另一方面是因为这是他们存活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此,民营火箭公司缔造了更灵活的公司体系,以更敏锐地捕捉到行业的需求变化。
 
  火箭为什么比奔驰车贵?如何降低火箭成本?舒畅如此问自己,一如十多年前的马斯克。
 
  舒畅发现,如果火箭能形成汽车的批量,它可能会比汽车更便宜。在火箭总体技术成熟的大背景下,火箭成本的降低一方面源自于单项技术的创新,比如自研发动机、电子产品或机械结构等。“我本来有100家供应商,每家供应商从我这赚了50万元,现在我都自己做,这5000万元就没有被别人赚走。”舒畅举例。
 
  同时,选用通用化、标准化的成熟火箭器件,减少定制化零件,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控制实验的次数和成本等都是降低支出的重要途径。
 
  这些思路其实都源自民营火箭鼻祖SpaceX的创新。
 
  相比传统航空航天公司将发射系统的设计和制造交给第三方制造商,SpaceX的策略是尽可能减少采购,这既可以省钱,还能减少对供应商的依赖。SpaceX的火箭制造工厂因此成了巨大的五金店:在其中,它完成了超80%的制造工作——不仅制造引擎、火箭箭体和太空舱,还设计主板、电路和太阳能板等。通过改进复杂的硬件系统,它节省了大量成本。
 
  多家民营火箭创始人向投中网透露,火箭制造是诸多工业领域的结合,通过优化设计,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在电子产品等核心环节进行自主研发,在供应链环节精耕细作等,是降低成本的主要方式。
 
  以零壹空间举例,通过火箭电气系统集成化设计,它将传统电气系统重量从百公斤级降低至了1.8公斤,体积也相应缩小,在提升运力的同时,间接降低了成本。而在星河动力的案例中,通过“自制姿控喷管,可以将委托给第三方的10万加工费降至8000元。”
 
  如今,为了节约成本,多家民营火箭公司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智造基地,以进行装备、测试和实验。
 
  2016年,张昌武曾走访了全国多个省份,希望为蓝箭航天找到一个适合的智能制造和热式车台基地。最终,他们选择了湖州。张昌武称,之所以选择湖州,其实是先选择浙江,“浙江制造业很发达,有很好的航天产业配套和供应链环境。江浙一带的资本环境还有利于公司的后续融资。”蓝箭航天将在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中总投资15亿元。
 
  2018年12月,蓝箭航天宣布其位于湖州的智能制造基地一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这是国内首个民营火箭和发动机生产制造基地,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民营火箭制造工厂。同时,其热试车台二期工程也在施工中,建设完成后将能够为其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提供点火试验,以验证发动机性能、提供发动机试车参数等。
 
  除蓝箭航天外,舒畅将零壹空间的智能总装基地落地到了重庆两江新区。“重庆是老三线基地,军工产业积淀雄厚,在两江新区有个航空航天产业园,产业基础较好。”舒畅透露。而星途探索的制造基地则落户到了四川绵阳。
 
  夏东坤透露,目前星河动力也在尝试寻找能落地的基地。“我们现在经常去找地方开发区聊,常常发现星际荣耀也刚好来过。”
 
  “固液”之争
 
  火箭创业考验的不仅有创始人讲故事的能力,还有战略能力,比如选择什么样的技术路线。而对技术路线的选择,则和手里的牌有关——技术团队构成、供应链资源等。“毕竟,有相关经验的研发人员数量是有限的。”张昌武表示。
 
  在航天界,对液体火箭和固体火箭的路线之争一直没有中断过。在熊伟铭看来,这一争论就像是讨论手动挡和自动挡,“你喜欢自动挡,这并不意味着手动挡没得卖。毕竟,保时捷911还是手动挡。但长远来看,自动挡一定是大势所趋,就像是液体发动机对民营火箭一样。”
 
  多位投资人向投中网解释道,运载能力决定了火箭的市场服务价格。固体火箭一次发射的成本或许是两三千万人民币,液体火箭可能要1亿人民币。前者之所以比后者便宜,是因为前者更多是小火箭,运载能力较小,液体火箭则更多是中大型火箭,更适合发射大型卫星。
 
  这主要源于两者的发动机结构和推进剂差异。在火箭结构中,推进剂往往在整体重量中占比近80%,在发射总成本中占比约30%。可见,推进剂成本的高低对发射成本有重要影响。固体火箭的推进剂主要是火药,市场成本是几百元一斤,成本较为固定。液体火箭的推进剂则是液氧、煤油,价格相对更便宜。
 
  目前,零壹空间是“固体火箭派”的典型代表。在液体火箭流派中,蓝箭航天和星际荣耀选择以液氧甲烷作为推进剂,而星河动力则选择了与SpaceX“猎鹰9号”一样的液氧煤油。据张昌武估算,使用液氧甲烷作为推进剂可以让成本降低10倍左右。
 
  液体火箭的优势在于,随着运力提升和重复使用,其综合发射成本较固体火箭更低。比如SpaceX的“猎鹰9号”已经通过重复使用将火箭发射价格降到了全球最低。不过,因为其研发周期较长,所需资金庞大,对初创企业来说更有难度。舒畅认为,马斯克或贝索斯之所以适合研发液体火箭,是因为其有庞大身家。而对粮草没那么充足的国内初创公司来说,研发固体火箭更合适。
 
  他进一步解释道,卫星发射主要包括两大市场:一是高轨道卫星,其发射需求基本被国家队和SpaceX等大型民营火箭巨头垄断;二是中低轨道卫星,其发射重量多低于200公斤,一年的发射量约在100到200发,是目前发射的卫星中一重要类别。北京空间信息科技研究所的统计显示,2016年小卫星数量占同期入轨航天器总数的近6成。
 
  在张昌武看来,固体火箭因为技术难度较低,发射周期更短,对部分追求快速发射的客户来说是个好选择,但它更多是阶段性产物。客户在目前卫星发射需求相对有限的情况,可以通过固体小火箭初步验证卫星性能;同时,资金有限的民营火箭公司可以通过固体火箭的发射试手,累积发射经验。毕竟,在火箭设计、转入生产制造阶段到进场发射等部分关键技术的验证上,这两类火箭差别不大。
 
  不过,随着未来国内卫星需求增长,固体火箭的局限可能会更加明显——因为运力有限,相比能一次性卫星组网的大中型液体火箭,固体小火箭往往需要分批次进行组网,这可能会影响相关企业把握商业窗口期。同时,固体火箭的推进剂涉及火工品,民营企业难以获批相关制造资质。
 
  种种局限下,目前几家民营火箭公司基本都是“固液并举”:在自研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同时,兼顾液体火箭研发的部署。即使是一开始大力发展固体火箭的零壹空间,在2018年年中时也透露,目前主攻固体火箭的研发,是根据近几年市场需求而定,之后不排除也会做液体火箭研发。
 
  张昌武透露,发射卫星是一个供给推动型的市场,这个行业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火箭能力不足,导致卫星发射需求无法扩大。此前,企业的卫星需求主要靠政府推动,因为卫星的造价高昂且发射成本不菲,民营客户即使有发射需求也基本很难被满足。当国内商业航天的能力提高,运载火箭的发展将促进卫星发射市场的进一步突破。
 
  欧洲咨询公司2018年8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未来十年,仅小卫星的市场规模就将达到370亿,较过去十年增长约4倍,未来十年全球将发射约7000颗小卫星。星途探索创始人兼CEO梁建军2018年9月曾透露,未来20年全球航天产业规模将增长至数万亿美元,其中商业发射或约占10%到15%,这意味着全球发射市场的量级将在1000亿到1500亿美元。

  十年商业图景
 
  张昌武和蓝箭航天团队期待的历史性时刻终于来了。
 
  2018年10月27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27t重、起飞推力为45t的“朱雀一号”三级固体运载火箭静静地在发射场等待着首飞。如果发射成功,这将是过去三年里第一枚民营研发并成功入轨的固体运载火箭。
 
  下午16时,点火后,火箭冲上云霄,一二级工作正常。不过,在升空402秒后,三级出现异常,搭载的“未来号”卫星最终未能按照预定计划入轨。
 
  这次发射失败对于蓝箭航天的工程师们来说,并不是致命打击。但作为国内民营火箭2018年最后一次固体运载火箭的发射尝试,“朱雀一号”的发射失败,意味着国内民营火箭2018年依然没能实现固体火箭入轨。
 
  这也是部分投资人犹豫的原因。2018年年初,因为对民营火箭行业颇感兴趣,鼎兴量子合伙人吴叶楠将市场上绝大部分的民营航天公司都尽调了一番。最后,他还是没有下手。
 
  “我们预计十年内,国内民营火箭行业里应该没有公司能大规模赢利。这个方向会有很大的市场,但周期会非常长,可能会长达十年,超过我们的基金长度。”吴叶楠称。
 
  在他看来,国内民营火箭公司的商业模式存在悖论,主要包括几点:一是民营企业要做火箭,一定是要比国家队便宜,因此他们的终局一定是做能大幅降低成本的可回收火箭。不过,从目前几家公司的发展时间表来看,这一目标的实现周期有点“过于遥远”。
 
  “几家公司2018年发射的基本都是固体探空火箭。探空火箭主要用于近地空间进行探测和科学试验,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不具备载荷入轨能力。2020年,如果能有液体发动机上天已经很了不得了,而这只是第一步。要想研制可回收液体火箭,需要建设成熟的生产设施配套体系,这可能还需要三四年。即使研制出液体火箭发动机,能否成功上天依然是未知数。毕竟,Space X成功发射可回收液体运载火箭前失败了3次,几乎将马斯克从PayPal公司赚来的钱消耗殆尽。”吴叶楠说道。
 
  他表示,除了产品进度慢,和国外差距较远,国内民营火箭还存在一个很“中国式”的问题:封闭且难以获得的发射场资源。目前,国内没有市场化的、面向民营企业开放的发射场,这导致民营火箭公司只能在国家队任务繁重的发射间隙,获得一些发射机会,发射时间难以固定,发射成本高昂。
 
  “这不是一个常态的商业化模式。”吴叶楠称。
 
  在发射场资源方面,液氧甲烷火箭比液氧煤油火箭所要面临的难题更多:后者的推进剂因为和国家队的相同,未来可以借用国家的发射塔架。而前者如果想发射,需要改造国家发射场(目前国内没有液氧甲烷发射场),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多位创业者预测,未来国内能存活下来的民营火箭企业或不超过三家。而这个决定存亡的时间节点,可能就是2019年。夏东坤表示,2020年和2021年,国内将迎来一波小卫星发射的高峰,届时民营火箭公司能否拿出一枚运载火箭,将决定其能否抓住这个市场机遇以及获得多少市场份额。到2019年,这个行业的融资可能会更加两极化——大部分资金涌向头部玩家,拿不到更多融资的其他企业,或将面临淘汰。
 
  
返回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首页

光伏资讯一手掌握,关注国际能源网 " 光伏头条 "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