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伏网 » 光伏原材料 » 硅料/硅片 » 正文

新疆离“中国硅谷”还有多远?

日期:2017-05-25    来源:新浪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2017
05/25
08:4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硅基新材料 多晶硅 新材料领域 光伏原材料 硅料/硅片

   近日,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疆东方希望产业园内12万吨/年多晶硅项目在加紧施工。
 
  在甘泉堡工业园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特能源”)控制室里,一整面墙体的大屏幕上分别显示着各个生产环节的实时动态与参数,对讲机里不时传来各生产车间平稳运行的报告。
 
  石英矿中硅元素转化成高纯多晶硅的关键一步就是在多晶硅还原炉里进行的,透过屏幕看,一个个多晶硅还原炉“长势”喜人。
 
  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工业材料,其实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硅与硅基新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食品、室内装修、日化和个人护理用品等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
 
  截至去年年底,新疆工业硅、多晶硅国内占比已达33.3%、18.9%,成为国内工业硅第一大、多晶硅第二大的重要产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光伏、汽车、建筑、电子等行业的高速发展,硅基新材料市场需求实现了稳步增长;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以及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更使新疆硅产业将迎来持续增长的新一轮曙光。
 
  产业集聚“硅谷”效应凸显
 
  前不久,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一纸公告,搅热了中国多晶硅业界。保利协鑫宣布将投资56.82亿元,在新疆建设总产能6万吨的多晶硅生产基地。这意味着到2020年,保利协鑫拥有的多晶硅产能将达11.5万吨。
 
  而保利协鑫新疆基地的选址就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园。
 
  与此同时,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12万吨多晶硅、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期6万吨多晶硅等一批“煤电硅”一体化硅基产业项目也落地准东硅基新材料产业园。这些项目建成后,准东多晶硅产能将达到28万吨。
 
  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行说,东方希望新能源产业计划十年内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000亿元,打造“六谷丰登”(即煤谷、电谷、铝谷、硅谷、化工谷、生物谷)循环产业群项目。
 
  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牛俊高也表示,年产6万吨的多晶硅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工业总产值将达350亿元左右,提供就业岗位约6000个。
 
  近年来,准东借助国际国内硅产业发展转型机遇,规划引进和建设一批技术指标先进、节能环保达标、产业竞争力强的硅基新材料产业项目,将准东打造成为世界级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其实,新疆硅产业发展历史并不长。2008年前后,一批内地企业瞄准伊犁河谷的水电优势拉开了硅产业发展的序幕,多晶硅、工业硅、碳化硅等项目纷纷落地。近几年,新疆硅产业开始发力,区内外企业投资热情高涨,新项目不断上马。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疆内从事工业硅生产的企业13家,从事多晶硅生产的企业有2家,逐步形成了在国内外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另外,新疆现已查明的工业硅生产用石英岩及脉石英资源储量为1617.8万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4.7%,其中纯度相对较高、能够用作有机硅及多晶硅生产用的脉石英资源储量为605.3万吨,占全国储量的9.9%。
 
  “从我区能源资源要素配置条件看,大力发展硅基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应是新疆‘十三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与率先突破的优选产业。”自治区机电行办党委书记、主任赵生成说。

  绿色制造技术领跑世界
 
  新特能源是特变电工集团三大上市公司之一,也是特变电工新能源产业骨干企业,去年多晶硅产量2.4万吨,占新疆多晶硅产量的三分之二。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进京说,新疆的硅产业环境很好,尤其看好太阳能电池上游材料多晶硅光伏板的前景,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硅产业的巨大市场前景。目前,我区已建、拟建多晶硅项目的企业,均为国内同行业最优秀的公司,拥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制造工艺,这将极大提升硅基新材料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差不多10年前,多晶硅的市场价格最高炒到四五百万元/吨,现在价格回落到十几万元/吨。由此倒逼企业通过提高技术水平、降低能耗成本等方式寻求发展路径。”短短十年间,夏进京亲历了多晶硅产业的三次技术变迁:部分循环、热氢化和冷氢化三个工艺技术阶段,现在甚至可以循环生产,相比以前,现在的生产流程更节能、更环保。
 
  而企业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带来的效率是直观的。“过去生产1吨多晶硅,耗电20万度,现在只需要6万度,未来甚至会再减一半。以前日产2吨,现在可以达到10吨,整体能耗下降70%左右。”夏进京说。
 
  事实上,近几年国内多晶硅企业都在通过加快技术进步,提升自身竞争优势。据初步测算,我区多晶硅万元产值标准煤仅为0.62/吨-0.82/吨,已明显低于钢铁、有色、石化和煤炭等行业的能耗水平;而多晶硅行业平均综合电耗降至80千瓦时/公斤以下,部分企业的综合电耗降至60千瓦时/公斤,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新特能源正在实施高纯晶体硅材料智能工厂集成创新应用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高纯晶体硅新材料智能工厂,生产效率可以提升28%,运营成本降低25%。
 
  转型升级打造优势产业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抓好高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新疆发展硅基新材料的上下游正逢窗口期,硅基新材料是新疆重要的发力点和工业化的主要支撑,逐渐完善的硅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将成为新疆工业经济的新增长极。”赵生成说。
 
  据行业专家介绍,发展硅基新材料离不开高品质的硅石、充裕低价的能源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这三大要素支撑与保障。
 
  硅基新材料产业链条很长,提升价值链空间也很大,充分依托我区硅石资源、电力优势,大力发展“煤电硅一体化”的硅基新材料产业,不但有利于实现硅资源的价值转换和提质增效,对加速资源优势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转换的带动作用也十分显着。
 
  按现价初步核算,从石英石到工业硅产品升值空间高达20倍,到多晶硅产品升值空间高达160倍,若再延伸到半导体电子级、航空航天等硅基新材料领域,产品附加值将更高。
 
  同时,较长的硅产业链条容纳一般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也较强。据测算,每上1万吨工业硅和1万吨多晶硅产能就能吸纳就业超过200人和500人,若按150万吨工业硅、20万吨多晶硅测算,就可吸纳约3万-5万人就业。因此,发展硅产业不但可以加快资源优势向高附加值产业转换,而且还有利于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今后5年,自治区预计硅产业规模年均增速30%以上。自治区将致力推动“煤电硅”向下游延伸,工业硅、多晶硅瞄准世界一流,晶锭、硅片瞄准中国领先,配套我区企业生产的逆变器、组件及关键材料等,全力打造“中国硅谷”,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
 
  可以预见,随着准东新建硅基新材料产业项目的建成投产,新疆将面临大量预期产能,客观上也要求新疆硅基新材料产业必须要走差异化发展路线,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聚集和产业引领,最终确保在工业硅、高纯硅、多晶硅、单晶硅等产业方面形成国际定价权,加速准东世界级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崛起。
 
  4月7日,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疆东方希望产业园内12万吨/年多晶硅项目在加紧施工。
 
  5月15日,在甘泉堡工业园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特能源”)控制室里,一整面墙体的大屏幕上分别显示着各个生产环节的实时动态与参数,对讲机里不时传来各生产车间平稳运行的报告。
 
  石英矿中硅元素转化成高纯多晶硅的关键一步就是在多晶硅还原炉里进行的,透过屏幕看,一个个多晶硅还原炉“长势”喜人。
 
  这个看似遥不可及的工业材料,其实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硅与硅基新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食品、室内装修、日化和个人护理用品等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和高新技术产业。
 
  截至去年年底,新疆工业硅、多晶硅国内占比已达33.3%、18.9%,成为国内工业硅第一大、多晶硅第二大的重要产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光伏、汽车、建筑、电子等行业的高速发展,硅基新材料市场需求实现了稳步增长;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以及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快,更使新疆硅产业将迎来持续增长的新一轮曙光。
 
  产业集聚“硅谷”效应凸显
 
  前不久,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的一纸公告,搅热了中国多晶硅业界。保利协鑫宣布将投资56.82亿元,在新疆建设总产能6万吨的多晶硅生产基地。这意味着到2020年,保利协鑫拥有的多晶硅产能将达11.5万吨。
 
  而保利协鑫新疆基地的选址就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园。
 
  与此同时,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12万吨多晶硅、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期6万吨多晶硅等一批“煤电硅”一体化硅基产业项目也落地准东硅基新材料产业园。这些项目建成后,准东多晶硅产能将达到28万吨。
 
  东方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行说,东方希望新能源产业计划十年内在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000亿元,打造“六谷丰登”(即煤谷、电谷、铝谷、硅谷、化工谷、生物谷)循环产业群项目。
 
  北京利尔高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牛俊高也表示,年产6万吨的多晶硅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工业总产值将达350亿元左右,提供就业岗位约6000个。
 
  近年来,准东借助国际国内硅产业发展转型机遇,规划引进和建设一批技术指标先进、节能环保达标、产业竞争力强的硅基新材料产业项目,将准东打造成为世界级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其实,新疆硅产业发展历史并不长。2008年前后,一批内地企业瞄准伊犁河谷的水电优势拉开了硅产业发展的序幕,多晶硅、工业硅、碳化硅等项目纷纷落地。近几年,新疆硅产业开始发力,区内外企业投资热情高涨,新项目不断上马。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疆内从事工业硅生产的企业13家,从事多晶硅生产的企业有2家,逐步形成了在国内外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另外,新疆现已查明的工业硅生产用石英岩及脉石英资源储量为1617.8万吨,占全国总储量的14.7%,其中纯度相对较高、能够用作有机硅及多晶硅生产用的脉石英资源储量为605.3万吨,占全国储量的9.9%。
 
  “从我区能源资源要素配置条件看,大力发展硅基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应是新疆‘十三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与率先突破的优选产业。”自治区机电行办党委书记、主任赵生成说。
 
  绿色制造技术领跑世界
 
  新特能源是特变电工集团三大上市公司之一,也是特变电工新能源产业骨干企业,去年多晶硅产量2.4万吨,占新疆多晶硅产量的三分之二。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进京说,新疆的硅产业环境很好,尤其看好太阳能电池上游材料多晶硅光伏板的前景,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硅产业的巨大市场前景。
 
  目前,我区已建、拟建多晶硅项目的企业,均为国内同行业最优秀的公司,拥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制造工艺,这将极大提升硅基新材料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差不多10年前,多晶硅的市场价格最高炒到四五百万元/吨,现在价格回落到十几万元/吨。由此倒逼企业通过提高技术水平、降低能耗成本等方式寻求发展路径。”短短十年间,夏进京亲历了多晶硅产业的三次技术变迁:部分循环、热氢化和冷氢化三个工艺技术阶段,现在甚至可以循环生产,相比以前,现在的生产流程更节能、更环保。
 
  而企业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带来的效率是直观的。“过去生产1吨多晶硅,耗电20万度,现在只需要6万度,未来甚至会再减一半。以前日产2吨,现在可以达到10吨,整体能耗下降70%左右。”夏进京说。
 
  事实上,近几年国内多晶硅企业都在通过加快技术进步,提升自身竞争优势。据初步测算,我区多晶硅万元产值标准煤仅为0.62/吨-0.82/吨,已明显低于钢铁、有色、石化和煤炭等行业的能耗水平;而多晶硅行业平均综合电耗降至80千瓦时/公斤以下,部分企业的综合电耗降至60千瓦时/公斤,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新特能源正在实施高纯晶体硅材料智能工厂集成创新应用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首个高纯晶体硅新材料智能工厂,生产效率可以提升28%,运营成本降低25%。
 
  转型升级打造优势产业
 
  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抓好高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新疆发展硅基新材料的上下游正逢窗口期,硅基新材料是新疆重要的发力点和工业化的主要支撑,逐渐完善的硅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将成为新疆工业经济的新增长极。”赵生成说。
 
  据行业专家介绍,发展硅基新材料离不开高品质的硅石、充裕低价的能源和先进制造工艺技术这三大要素支撑与保障。
 
  硅基新材料产业链条很长,提升价值链空间也很大,充分依托我区硅石资源、电力优势,大力发展“煤电硅一体化”的硅基新材料产业,不但有利于实现硅资源的价值转换和提质增效,对加速资源优势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转换的带动作用也十分显着。
 
  按现价初步核算,从石英石到工业硅产品升值空间高达20倍,到多晶硅产品升值空间高达160倍,若再延伸到半导体电子级、航空航天等硅基新材料领域,产品附加值将更高。
 
  同时,较长的硅产业链条容纳一般劳动力就业的能力也较强。据测算,每上1万吨工业硅和1万吨多晶硅产能就能吸纳就业超过200人和500人,若按150万吨工业硅、20万吨多晶硅测算,就可吸纳约3万-5万人就业。因此,发展硅产业不但可以加快资源优势向高附加值产业转换,而且还有利于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今后5年,自治区预计硅产业规模年均增速30%以上。自治区将致力推动“煤电硅”向下游延伸,工业硅、多晶硅瞄准世界一流,晶锭、硅片瞄准中国领先,配套我区企业生产的逆变器、组件及关键材料等,全力打造“中国硅谷”,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
 
  可以预见,随着准东新建硅基新材料产业项目的建成投产,新疆将面临大量预期产能,客观上也要求新疆硅基新材料产业必须要走差异化发展路线,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形成产业聚集和产业引领,最终确保在工业硅、高纯硅、多晶硅、单晶硅等产业方面形成国际定价权,加速准东世界级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崛起。
返回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首页

光伏资讯一手掌握,关注国际能源网 " 光伏头条 "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