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光伏网 » 光伏企业 » 正文

真实的保利协鑫:十年魔改与套路

日期:2017-02-15    来源:索比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2017
02/15
11:14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保利协鑫 光伏企业 多晶硅 太阳能企业

在硅材料同类企业眼里,保利协鑫是产能和技术走在前面的“带头大哥”;在光伏人眼中,相比协鑫集团旗下的另外两家光伏上市公司协鑫集成和协鑫新能源而言,处于产业链最上游的保利协鑫沉默低调;这家公司把多晶硅提纯从传统的改良西门子法做到硅烷流化床法,又从全球多晶硅龙头,做到产能占全球三分之一的硅片巨头。这家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新能源企业除了在单多晶技术路线和新的流化床技术方面偶尔会出来说几句之外,其余时间似乎一直只是用财报来说话。

那么,真实的保利协鑫究竟是怎么样的?

图:保利协鑫旗下多晶硅生产基地江苏中能硅业夜景

十年协鑫:大国小鲜

绿树红鲤,鸡犬相闻。穿行在厂区来,保利协鑫更像是一个事业单位而非制造工厂。“养鹅、养孔雀,鸟鹊嘤嘤在绿化道,厂区前大水池循环水里观赏鱼游戈。”协鑫人没办法给老百姓解释多晶硅生产的封闭循环和环保清洁生产是怎么回事,就用这样最简单的方式证明。没有想象中的浓烟滚滚,也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办公室都缺少光伏企业普遍的“打鸡血”的气氛,连电子屏幕和墙上的都是如何预防感冒和怎样学好英语。

但十年前2月10日,保利协鑫旗下中能硅业正式成立之日起,用13个月时间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完成国外在发展成熟的情况下也要3年时间才能建成的产能1500吨生产线,占当时全国总产能一半。据保利协鑫副总裁吕锦标回忆:“当时国外设备供应商不相信我们提出的建设进度,所以在我们的记忆中,就一直在等设备到位,如果设备能早点到,进度还会更快。”为抢进度,许多设备都是空运而来,节约的时间在“拥硅为王”的时代迅速变现。

随之而来的6000吨级和万吨级生产线,让中能硅业树立了霸主地位,多家企业抛出橄榄枝,和中能硅业签了长单。尔后多晶硅产能提升到6.5万吨/年,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及研发基地,成为全世界都难以复制的光伏奇迹。

这一切仅用了五年。

而从2010年开始,协鑫通过自建和并购,同样五年时间,将硅片产能一步步提升到近20GW,占全球硅片产能的三分之一。

五年时间实现了很多企业一生追求的目标,协鑫在剩下的时间做什么?

一路高歌猛进的协鑫,似乎在这几年放慢了脚步。从生产数据来看,多晶硅产能从2011年至今只提升了1万吨/年,达到7.5万吨/年;硅片产能比去年提升了2GW,达到17GW。保利协鑫总裁朱战军曾表示,公司近几年的产能提升都是在不新增资本性支出,而是通过技术优化和工艺提升实现的。

不仅如此,工艺技术的优化还促进了生产成本的降低。朱战军透露,近几年,保利协鑫每年都能通过工艺技术优化降低10%左右的生产成本,2015年垂直生产成本的降幅超过10%,2016年达到约9.6%。2017年,随着公司一系列科技成果的大规模转化,预计全年降本幅度仍能维持在10%左右。

通过技改,保利协鑫以每年8%-10%的比例降低生产成本,跑赢光伏产品价格下跌的幅度,这成为公司盈利不断攀升的法宝。

表面上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由外向型扩张转向内部创新驱动,这是企业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

很多人曲解老子的“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意思,认为治国就像炒菜一般简单。实际“小鲜”一般被认为是指小鱼,烹饪的时候不能过多翻动,不然容易搅烂。公司也好,国家也罢,体量过大以后,最好的方式并不是大张旗鼓的翻云覆雨,而是“战术上,不懈怠;战略上,不折腾。”

十年魔改:细数“改造狂”保利协鑫的那些魔改技术

“魔改”这个词最早应该来源于国内军迷界对59式坦克冠以“魔改59”的爱称,通过不断地改造,实现持续稳步的性能升级。朱共山是光伏业内有名的技术狂,他在保利协鑫的年会上对老客户说:“我们在硅材料方面的投入几百亿,每年更新技术工艺,生产高效低成本的材料,为兄弟们负责。”

以多晶硅起家的保利协鑫,通过十年不断的研发、技改、品质提升、成本管控,已经将西门子法多晶硅技术运用地炉火纯青。

中能的技术人员介绍,“多晶硅提纯是一种循环系统工艺,99%纯度的工业硅进系统,99.99999%以上纯度的多晶硅产品出系统,单个循环中间就是成二十倍的四氯化硅、氯化氢等副产物。和别的行业不一样,如果有污染说明有泄露,有排放,副产物出系统多少,那就需要增加成本补充这些物料,我们怎么舍得排放这些宝贝?”

冷氢化工艺是协鑫多晶硅厂的核心,这装置将副产物四氯化硅转化成原料三氯氢硅,如果没有这样的装置,四氯化硅得想办法处理,并得向系统补充大量三氯氢硅,一进一出光原料成本增加,一吨多晶硅对应二十吨三氯氢硅,光补充的原料成本就是15-20万,而现在多晶硅价格通常都在10万元左右。

2007年刚出多晶硅时电耗也是每公斤150多度,但现在都在60度以下,主要是还原节能技术进步,物料循环装置提升,和全系统节能降耗技术,成本从40-50美元/公斤,降到目前10美元/公斤。

2010年,保利协鑫开始涉足多晶硅铸锭、切片业务,一开始,公司的铸锭炉是从美国GT Solar采购的,锭重400KG;后来采用的精功600KG和800KG,后来通过改造,将单个锭重提升至1000KG。现在则用的都是自己研发的1200KG G7系列铸锭炉。投炉量、单位产出、单位能耗与早年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

在进军硅片业务以后,保利协鑫也把“魔改”的基因带了过来。从2012年3月推出第一款高效多晶硅片S1+起,保利协鑫平均每半年推出一款高效硅片,到现在已经是S4,每款产品较上一代相比平均有0.3%-0.4%的提升。公司还独辟蹊径开发了铸锭单晶技术,采用多晶的方法生产单晶。据朱战军介绍,公司的第三代铸锭单晶产品G3将于明年2-3月份进入量产阶段,转换效率大幅领先传统多晶产品,与直拉单晶产品的效率差距仅在0.5个百分点以内,而生产成本则大幅降低。“以电耗为例,当前一线单晶企业的电耗是60度/公斤,而我们的铸锭单晶产品则可以达到25度/公斤”,朱战军介绍说。

保利协鑫的技术人员还在不断地“折磨”设备企业:为解决硅片清洗环节操作工人双手长期浸泡水中的问题,切片事业部副总裁金善明联系设备企业,历经五代技改措施,终于将工人双手解放出来,并且效率优于人工。

他们的“魔改”业务甚至延伸到了客户那里:某客户用其它同行提供的硅片生产电池出现了水波纹现象,被组件客户投诉,内部非常困惑却没好的办法。协鑫的技术团队专门召开研讨会,给出解决办法:生产电池时采用副栅线与切割方向垂直的方式,同时采购硅片时保证硅片切割方向一致并注明线痕方向。问题彻底解决。

一直被认为困扰着多晶硅片环节的金刚线切多晶技术于今年在保利协鑫实现批量生产,金刚线切技术先于单晶硅片生产环节应用,实现了单晶硅片成本的大幅下降。实际上金刚线多晶切割技术很早就能够实现。“之所以最近在大规模投放市场,是因为我们希望进一步通过技改,用现有切割设备改造就能实现这项技术。”吕锦标说,“目前用新的金刚线工艺,提升切割速度50%以上,从而摊薄固定成本并提升产能。”单多晶技术路线之争,重燃战火。

十年套路:我们是主动的

在过去的十年,保利协鑫有着太多的辉煌,也遇到过艰难险阻,有过一年净利40亿的巅峰,也有行业遭遇寒冬,苦熬亏损30多亿的惨淡。从未平稳发展的光伏行业把一干没淹死的弄潮儿们,全部变成了嗅觉敏锐,能在平静阶段就嗅到风暴来临的老船长。

由于采购合同执行和库存因素,以前市场波动从终端反映到硅材料价格一般三个月左右,而保利协鑫在630之后,市场波动没有到来之前,主动降低了硅片价格。“一个月让利了8000万。”同时做为全球四分之一产能的保利协鑫还调低了多晶硅生产计划,减轻市场多晶硅供过于求的压力。

这并不是保利协鑫第一次让利于市场。上文提到各大电池组件企业于2008年前后纷纷与中能硅业签订了长单,当时仅手上预付的订金就有几十亿。金融危机爆发后,硅料价格大幅跳水,看到组件企业生存困难,长单价格难以接受,保利协鑫董事局主席朱共山主动找到这些客户,重新以当时的市场价格签订了新的合同,仅此一项,协鑫少赚了12亿之多。

迄今海润光伏董事长杨怀进先生仍然常常提起此事,并对协鑫的做法充满感谢。而阿特斯CEO瞿晓铧也在保利协鑫2014年年会上,特意在为协鑫录制的祝福视频中念了这样一首诗:“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用于表达协鑫和阿特斯多年以来的互相扶持,渡过行业危机的“革命情谊”。

随着近期光伏市场火爆,硅料硅片价格从十月份开始又一路走高,多晶硅价格较三季度提升15.5%,多晶硅片价格提升35.4%,过完“秋眠期”的生产线自然是火力全开。

保利协鑫还主动联合客户研发黑硅电池技术,以更好地配合金刚线切多晶硅片推向市场。“一项技术的优劣,要看设备投资与回收周期、市场接受度和产业配套等多种方面。”吕锦标说,“单一强调某一项优势都是不可取的。”由于金刚线切的多晶硅片表面过于光滑,需要特殊的制绒工艺处理。而协鑫的“鑫绒面”黑硅工艺通过金属催化化学腐蚀的方法,在硅片表面形成亚微米级至纳米级的多孔形貌,不仅消除金刚线硅片表面的线痕,更增加了光吸收率。金善明透露,“鑫绒面”技术还可根据客户对电池钝化的要求,调整孔型及光反射率,具备极强的市场适应能力。而对市场而言,金刚线多晶+黑硅技术因为降本、增效方面极佳的综合表现,成为2016年度光伏界最佳CP。

对于单晶,保利协鑫并不排斥,宁夏的首期3GW单晶生产基地也已开始释放产能。“实际上,我们更关注国内主流客户的现有生产线以及扩产情况,他们身处光伏一线,比我们更清楚到底选择哪种技术路线更适合市场。”吕锦标说,“现在短期内很难看到行业出现巨大的技术变革,转换效率、生产能力都是一点一点做上去的,成熟的上下游配套往往比技术本身更重要。”

直拉单晶在一炉多根,全面推行金刚线切之后,性价比追赶多晶,但现在面临瓶颈,最近多晶通过部分推进金刚线切割和黑硅工艺推广后,成本又趋于下降,造成单多晶硅片价格差已经超过1元/片,“这会让单晶电池组件的厂商无利可图”。吕锦标坦言,单晶有特殊的运用领域,但要提升性价比。未来单晶的提升空间不在于传统的直拉单晶,而在于用铸锭的工艺生产单晶。以铸锭的低成本生产高效率的单晶,才是真正高性价比的单晶。目前全球有六十多吉瓦的高效铸锭装备,不用改装备,只是升级热场,全球80%的晶体硅从业者都在做这方面文章。

做为光伏行业的基础材料,保利协鑫承担着巨大的降本压力,在各种“魔改”方案实施之后,保利协鑫均保持着每年8%-10%的降本能力,而FBR(硅烷流化床法)技术经过调试,已经逐步稳定,明年可能会在市场上看到保利协鑫批量生产的的颗粒硅了,该技术每公斤多晶硅生产耗电仅为25度,或许和金刚线技术一样成为明年行业降本的主力。

主动适应市场、主动扶持培育客户、主动提供全套解决方案以及主动降低成本,这就是保利协鑫这十年的全部“套路”。

返回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首页

光伏资讯一手掌握,关注国际能源网 " 光伏头条 "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